黎阳作三首(其二)(魏)曹丕
2013-09-25 02:07:44
殷殷其雷,
濛濛其雨。
我徒我车,
涉此艰阻。
遵彼洹湄,
言刈(yì)其楚。
班之中路,
涂潦是御。
辚辚大车,
载低载昂。
嗷嗷仆夫,
载仆载僵。
蒙涂冒雨,
沾衣濡裳。
(选自《三曹集·魏文帝集》)
殷殷”像雷之声,“濛濛”状雨之貌,用以点明雷声隆隆、细雨绵绵久雨不断的恶劣天气,开门见山,笔墨经济。这两句是全诗的基础,下面的一切描写均由此产生。
“我徒我车,涉此艰阻”,点明彼时在行军途中。上句连用两个“我”字,其对士卒的感情可知;下句着以此”字,也可从中得知诗人正在军列之中,是目睹这场艰难跋涉的。
接下来,诗作从各个方面对“涉此艰阻”具体描绘,展示了一幅雨中行军图。先写路途之难,“遵彼洹湄”,大军沿着洹河的河岸前进。“言刈其楚”,则写军队前进时的行动,士卒们用荆条铺在路上垫平雨水积聚的泥泞道路,以便人车顺利通过。班,铺开;涂潦,道路上的积水;涂,同途”;御,驾车行驶在遍布积水的道路上;行军中的艰难由这个细节得到生动体现。再往下写行军中的人流车队。先以两句写车,辚辚,为车行时发出的声音,是听觉;“载低载昂”,笔锋回到视觉上,指车行路上忽高忽低,上下颠簸;“载仆载僵”描写道路上跌倒和僵卧的士卒遍地都是,一派惨象。嗷嗷,用以形容赶车人的叫苦连天声,写的又是听觉。这四句通过视觉和听觉的反复转换,淋漓尽致地表现了行军环境的艰苦和征人的苦难,富有感染力。结尾两句补足上文,以衣裳尽湿、雨水淋漓的战士冒雨行军结束全诗,表达了对士兵的同情。
本诗在叠词的运用上相当成功,特别是“殷殷”、“辚辚”、“嗷嗷”等象声叠词的运用,既生动形象又富有音乐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