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城区集中供热项目完成总工程量的80%供热主线路已基本贯通
2013-09-25 01:50:24
本报讯 (记者 马飞 通讯员 王欢)“挖掘机把这里再挖深一点,注意其他管道……”9月23日,在山城区泗滨街与长风南路交叉口处,十余名施工人员正在深约3米的沟槽内进行着供热管道的施工。
据了解,当前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中的集中供热项目是山城区着力筹划和实施的重点民生工程和节能减排项目之一,项目总投资5.5亿元,建成后可满足600万平方米的供热面积。这一项目不仅能够为居民提供稳定、可靠、高品质的热源,而且对促进节能减排,改善人居环境也将起到积极作用。截至目前,该项目已完成总工程量的80%。
每天至少10小时施工时间
开挖沟槽、下沙、安放管道、焊接、回填,山城区的多个路段都在进行着烦琐而又高难度的施工。正在现场指挥工程建设的鹤壁市市政工程有限公司工程队副队长魏巍告诉记者,由于山城区属于老城区,地下管线错综复杂,再加上施工多在往来车辆较为集中的闹市区,难度极大。“你看这里共有自来水、电信等4条管线,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将其损毁,导致大麻烦。”魏巍指着沟槽一处向记者介绍。
“虽然施工难度很大,但我们有十足的信心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按时完工。”魏巍告诉记者,“当前,工程队员们日夜奋战、抢抓工期,每天至少保证10小时的施工时间。大家心里憋着一股劲儿,今年一定要让山城区居民过上舒适的暖冬。”据介绍,整个供热工程供热管网总长约29.2公里,其中,主线路长约10.2公里,目前已基本全线贯通,支线工程建设也已接近尾声。
新型供热模式
可降低成本约50%
去年7月,盾安(天津)节能系统有限公司与鹤壁淇滨热力有限公司、鹤壁市市政工程有限公司三方共同出资成立鹤壁盾安供热有限公司,负责山城区集中供热工程的建设,今年计划投资3亿元建设所有管网和24座二级换热站,建成后,供热面积可达80万平方米。
“与传统供热方式不同,山城区集中供热工程将采用工业余热作为热源,既能保证稳定的热量供应,又避免了能源浪费和污染,从而实现双赢。”鹤壁盾安供热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冯伟波告诉记者,该工程将对同力电厂两台30兆瓦发电机组进行改造,利用冷却循环水提取温度作为热源,能降低成本约50%。目前,供热首站已建成,主要设备正在安装;二级换热站已建成8座,其余16座正在紧张建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