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B05版: 日报05版
          

“有板有眼”源自戏曲

有板有眼这句成语,原是指戏曲的,明王骥德《曲律》中说:“凡盖曲,句有长短,字有多寡,调有紧慢,一视以板眼为节制,故谓之板眼。”板”就是板式。

戏曲唱腔音乐中的板式结构,可分为板式变化体和曲牌连套体两大类。在板式变化体的结构中,大都有慢板、快板、二八板、流水板、散板等板类。在各类板式中,强拍为板”,弱拍为“眼”,板式的强弱关系就是“板眼”。节拍为2/4的叫一板一眼,节拍为3/4的叫“一板两眼”,节拍为4/4的叫一板三眼。如果演唱者节奏感差,强弱不分明,不是抢板就是滑板,便是掉板了。所以“有板有眼”一词指唱腔合乎节拍,后来被引申为言语行事有条不紊、富有节奏或章法。(据《文史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