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调查发现,现在小学生们传唱的大多是流行歌曲和“灰色儿歌”———好儿歌都去哪儿了?
2014-03-21 00:20:46
□本报记者 张婷媛
今天是“世界儿歌日”。现在的孩子们都在唱什么歌?昨日,记者采访我市部分小学生发现,他们张口就来的往往是流行歌曲和“灰色儿歌”,而对于传统儿歌似乎都提不起兴趣。
“儿歌没有流行歌曲有趣”
3月20日上午11时50分,记者来到淇滨区鹿鸣小学门口,三四名男生刚走出校门,便喊道:“情是那么荡漾,心是那么浪,天上飘来五个字,那都不是事儿……”“这是今年最火的倍儿爽》,我们班同学都会唱。”四年级学生小豪对记者说。“我们班几乎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流行歌手,不会这些流行歌曲会显得很老土。”四年级学生小鹤说。
“学习光头强好榜样,天天上街打麻将……”四年级学生小惜和同学边走边唱,她说这是根据《学习雷锋好榜样》的旋律自编的歌,光头强是动画片《熊出没》里的人物,“除了这首,我们还有呢。‘锄禾日当午,妈妈好辛苦,上午打麻将,下午斗地主。’”
孩子们张口就来的为啥不是儿歌,而是流行歌曲和“灰色儿歌”呢?儿歌没有流行歌曲好听,也没有自编的歌有趣。”五年级学生小鑫告诉记者。
“缺少朗朗上口的精品儿歌”
对此现状,家长们表示很担忧。“女儿上小学三年级,听到缠缠绵绵的流行歌曲还有模有样地学唱。”市民刘女士说,“女儿显得越来越早熟,我感觉很不踏实。”学生家长郭先生说,自编的歌曲充满了不健康的内容,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很不利。
随后,记者采访了福田小学音乐教师郭老师。“经过课改,音乐课的授课内容还是比较贴近孩子生活的,但缺少朗朗上口的精品儿歌,我们会教学生们像《童年》这样的校园经典歌曲来弥补不足。”郭老师说,在平时他们都会刻意地引导学生,避免不健康的“灰色儿歌”传播。
“流行歌曲中表达情感的元素太多,而且孩子们的嗓子也不适合唱流行歌曲,最好让孩子多接触适合自己年龄段的儿歌。”郭老师说,除了学校方面的努力,家长也要多花心思在孩子身上,为孩子选择一些积极健康的儿歌。(文中学生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