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档案是人一生工作履历的记录,在求职就业、申报职称、办理社保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然而,许多毕业生对于档案如何托管并不了解。近日,记者就此咨询了市人才交流中心———毕业生如何给档案安个“家”?
2014-05-23 01:13:23
□本报记者 王鹏
每年的6月份都是高校毕业生最忙碌的季节,这时有很多毕业生往往因为忙着找工作而忽略了档案的托管,一些毕业生没有办人事代理,让档案“自生自灭”,还有一些毕业生在第一年办理了档案托管后再不过问,更有一些毕业生干脆自己保存档案。殊不知,这些没有通过正规渠道存放的档案,会在职称评定、公务员考试或事业编制定编时带来麻烦。
毕业之后不管档案
待到用时悔之晚矣
“如果找不到档案,也许这份工作就保不住了!”5月22日,记者来到市人才交流中心的时候,肖莹正在寻找自己的档案。
2012年,肖莹大学毕业后在一家私企做销售,入职时没人问起档案,她也就没有在意自己档案的去向。今年上半年,肖莹顺利通过了某市一家国企的招聘考试,当招考单位告诉她需要对其档案进行审查时,肖莹懵了,她自己都不知道档案放在哪了。经过多方打听,她才得知自己的档案如今存放在市人才交流中心,于是连忙赶回来查找。
无独有偶,25岁的小刘这几天也正为档案的事闹心。原来,大学毕业后的4年时间里,小刘换了三四个工作单位,为了省去来回调档的麻烦,他一直把档案放在家里。前不久,他考进了外地某事业编制单位,可是没有及时托管档案的他仍旧是“学生身份”,工资比同届毕业生低了不少。
档案不可由个人
或无管理权单位保存
据了解,毕业生的学籍档案在人才交流中心办理人事代理之后,学籍档案就会自动转变为人事档案。
“人事档案是人一生工作履历的记录,每个毕业生离校后,不管就业与否,不管用人单位有无要求,都应妥善处理自己的档案。”市人才交流中心有关负责人提醒。
档案这么重要,那么是否可以由个人进行保存呢?该工作人员作出解答:“档案不可以由个人保存,否则将无法享受各项人事待遇。”
对档案在个人手中保存或在无档案管理权的单位保存的,档案未拆封的应尽快移交政府部门所属人才交流中心,补办相关手续,完善档案材料,否则超过半年将失去原有身份。
个人或无档案管理权限单位私自拆封、涂改档案的,档案材料作废,需退回保管其档案的原毕业院校或有档案管理权限的原管理单位重新审查、密封,再将档案移交到人才交流中心。
按照国家政策,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在办理报考公务员、出国或考研政审、职称评审、工作调动、工资调整、劳动保险,加入党团,办理离退休手续,开具各种人事证明等都要以人事档案或由档案管理部门出具的相关证明材料为依据。
4种方法处理档案
那么,学生毕业后,档案应该如何妥善地处理呢?该负责人表示,通常有4种方式。
将档案留在学校。按相关规定,暂缓就业的,档案经本人向学校申请,可以在学校存放两年,期满后学校不再保管。
将档案转回原籍。如果毕业生未就业或没有向学校申请档案去向,学校将按报到证的地址转递。
将档案存放到工作单位。需要注意的是,按国家政策规定,组织、人事部门所属的各级人才交流机构才有资格保存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后的人事档案,各种私营民营企业、乡镇企业、中外合资、独资企业都无权管理员工的人事档案。毕业生也可用个人名义委托人才市场托管人事关系。
将档案存放在工作单位所在地政府所属人才交流机构。在公有制单位就业的毕业生,如本人愿意长期就业于该地,可以转入该地。毕业生档案原则上由人事局或教育部门统一接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