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
2014-06-23 00:12:30
祁
杜君
张保民
郭艳海
张慧社区女民警张慧工作在最
张建省
张涛
为群众解难事办实事办好事
——我市政法干警践行群众路线在行动
淇河晨报记者 陈志付 通讯员 绍强
我市广大政法干警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身体力行、从我做起,把让人民群众满意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为民、务实、清廉主题,狠抓整改落实,着力提升服务,努力创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
他们在工作中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积极为群众解难事、办实事、办好事,着力解决问题、化解矛盾纠纷,让人民群众在感受到公平正义的同时也看到政法队伍的良好形象。
今天,我们从我市政法系统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中涌现出的一大批先进人物中推出8位典型人物。这些典型人物的事迹生动感人、催人奋进,他们的身上集中体现了新时期我市政法干警心系群众、扎根基层、勇于担当、乐于奉献的精神风貌。
九州派出所社区民警张慧:
让群众对服务满意对结果满意
社区女民警张慧工作在最基层,她每天要面对群众的家长里短、鸡毛蒜皮一类的小事儿。她运用自己积累总结的“5+1”社区工作法,在工作中以小事见大爱,真诚服务辖区群众,尽力在群众中做到“两满意”,即“分外事对服务满意,分内事对结果满意”。因而,她先后获得了“河南省先进工作者”、“河南省行政机关公务员职业道德楷模”、“河南省成绩突出十佳社区民警”、“鹤壁市十大杰出青年”及“鹤壁市三八红旗手标兵”等荣誉称号,并荣立个人二等功。
张慧的辖区里有个孩子8岁了仍是个没有户口的“黑孩儿”,孩子的姥姥由于外甥到了上学的年龄不能入学经常以泪洗面。张慧入户走访中了解到,这个孩子的父母没有领结婚证,后来两人分手,影响了孩子下户口。张慧将这一问题向上级主管部门请示后,立即到居委会和居民中调查核实有关情况,并写成调查报告,着手解决孩子的户口问题。
这个孩子没有准生证,张慧便联系计生部门进行相关登记;没有出生证,她联系技术部门的民警进行采血核对,做亲子鉴定……孩子的户口问题终于解决了,其家人送来锦旗表达对张慧的谢意。
一天晚上,张慧发现警务室门前躺着一个衣着破烂的老人,经打听得知这是个流浪人员。张慧扶起老人,为他倒上开水、买来吃的,然后反复引导老人回忆其家庭地址。通过老人提供的线索,张慧查到了他家的地址,在与其家人取得联系后张慧将老人妥善地安置下来,让他安心等待家人来鹤壁接他回家。
有一次,辖区发生一起强装强卸事件,张慧眼看双方要打起来,便不顾个人安危,跑上前拦开双方,并向强装强卸的一方反复讲法律、讲政策,通过因情施策、因势利导,终于将一场冲突化解。
张慧努力开创新时期网上社区警务工作,她在我市第一个将警情通报制成彩色分析图在辖区张贴,第一个使用PPT课件上法制课,第一个建立使用网上警务室,第一个开通民警博客,第一个实现民警微博粉丝超过万人。
张慧的实名微博——“民警张慧”,已经成为开展社区警务工作的新品牌。她通过微博发布防范知识和安全提示2000余条,发布寻人寻物信息60余条,为7个钱包找到失主。
市检察院开发区检察室主任
淇滨区下庞村原第一书记张保民:
牵挂群众的“芝麻事儿”
张保民担任下庞村第一书记期间,受到了群众的拥护和爱戴。他由一名机关干警到农村第一书记,实现了人生角色的重要转变,并与下庞村结下了不解之缘。他想方设法为大家排忧解难,村民的“芝麻小事儿”成了他放不下的牵挂。曾被授予“全省驻村工作优秀第一书记”和 “创先争优先进个人”荣誉称号,被市委组织部评为“优秀驻村工作队员”,其驻村工作先进事迹被省、市多家媒体报道。
2011年11月9日,张保民到下庞村上任伊始,就来到村里80岁的李秀清老人家里看望。老人的残疾儿子没有劳动能力,家里仅有一间10平方米的房子阴暗潮湿,屋内的墙角布满蛛网,除了一张坐上去“吱吱呀呀”响的床,其唯一的电器就是一台已经毁坏的吊扇。一家人全靠低保金维持生活,每逢下雨,就在床上放个脸盆接水。
此情此景令张保民心情沉重。他随即帮老人打扫屋子,安装窗户玻璃,还为老人购买了新电扇。随后,又为老人的房顶铺设了油毛毡和沥青。老人流着泪向他道谢。
张保民说:“做群众工作,只要放下架子与群众交朋友,就能化解矛盾解决问题。”他刚到下庞村就碰到了一件棘手的事。当时下庞村开展新村建设,村民王某在其承建的3栋楼施工中与发包方产生了工程款纠纷,双方因此争执不下,导致工程停工。
为了让工程早日竣工,张保民主动接手处理这一烫手山芋。当他得知王某因病正在住院治疗后,立即赶到医院看望,还与医院协调找专家为他会诊。王某被他的诚心所感化,主动和他讨论起工程的事情,并表示愿意向工程发包方作出让步。
张保民又找发包方做工作。经过多次调解,王某终于与对方双方达成共识,工程得以顺利施工。
下庞村位于淇河生态区的核心地带,需要选址重建并整村搬迁。张保民看到获得搬迁补偿款的群众有的除了打牌和闲逛便无所事事,他感到特别着急。他想,随着新村建设的推进,会有更多失地的群众。为了解决群众的就业问题,他积极与金山工业园区联系,希望金山工业园区能够成为下庞村的就业保障基地。他带领村两委干部,拿着制作好的就业意向表,挨家挨户地做登记工作。很快,便有40名剩余劳动力通过与该园区的10家企业签订用工协议,走上了就业岗位。
在下庞村任职期间,他与市检察院的同事们一起救助困难群众40余人次,资助了10名留守儿童上学。还协调医务人员到村里义诊200余人次,协调民政部门为村里捐赠图书3000余册。另外,为村里争取水利资金10万元修复水渠,解决了500亩农田的灌溉问题。
市中级法院民事审判第四合议庭审判长祁祎:
女法官锯房檐
祁祎在审判工作中力求做到让案件当事双方要“将心比心,八两换半斤”。身为一名女法官,她长期坚持深入群众,切实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和办好事,赢得了群众的广泛理解和尊重。用她的话来说这叫“接地气”。
今年3月,祁祎审理了一起因房檐越界引发的邻里纠纷案件。该案中的裴家在翻盖房屋时为了美观,使房檐越界25厘米,让房檐的下水滴到了马家的房顶上。后来又因裴家打井,致使马家的西山墙地基下陷并出现裂纹,马家修复山墙需3万余元。一审法院审理该案后判决由裴某自行拆除越界房檐,赔偿马家房屋维修款31180元。裴某输了官司,出于面子上的考虑上诉到了市中级人民法院。
“浚县法院有个‘补窟窿’法官,我为啥不能动动手拆房檐给裴家人一个台阶下呢?”祁祎通过对该案进行调查审理后,决定自己出面帮助裴家锯掉房檐。当天上午,她找来工具说干就干。当地村民们看到一位女法官上房拆房檐,纷纷前来帮忙。越界的房檐拆除了,马家憋在心里的怨气消了,同意与裴家协商调解房屋山墙损坏的赔偿问题。到了下午两点,裴某筹齐了25000元的赔偿款送到马家。村干部看到裴、马两家的矛盾得到化解后说:“城里的女法官来这干拆房檐的粗活儿,真不简单啊!”
在祁祎看来,法官结案不是目的,化解矛盾才是硬道理。她办理案件坚持用真诚去调解,向当事人传达“冤家宜解不宜结”的思想理念。
南阳内乡县的郭某经人介绍想在我市某企业打工,他在察看工作场地时不慎受伤,事发时该企业正处于停产阶段。该案经劳动仲裁部门和一审法院的审理,均驳回了郭某的赔偿请求。
祁祎受理该案的二审时,耐心细致地向郭某释理说法,使郭某认识到其主张的劳动关系及上诉理由缺乏证据支持。但郭某在该企业受伤事实清楚,可另案通过健康权诉讼以主张受伤赔偿。于是,郭某选择撤回上诉。
案件按说可以结了,可是祁祎的心并未就此放下,因为案结事未了。祁祎晓得郭某对再次诉讼可能花费的时间、精力等诉讼成本有所顾虑,对自己的权利能否最终得到保护感到茫然。受责任心的驱使,祁祎突破劳动关系问题,直接就郭某受伤赔偿问题开展多轮调解。郭某最终拿到2.7万元的赔偿款后,这个七尺男儿蹲到地上哭了。他说:“我已经申请撤回上诉,没想到法官还能为我讨要赔偿款,我一个外地的农民工在鹤壁遇见好人了。”
市监狱一监区副教导员张建省:
浪子回头的见证人
提起监狱,人们会把它与高墙电网联系在一起,也对监狱人民警察有几分神秘感。然而,社会生活的安宁却离不开他们的奉献和坚守。市监狱一监区的副教导员张建省从警16年来,就一直坚守在罪犯改造的第一线,他见证着一个个浪子回头的传奇,也见证着监狱人民警察对党、对国家、对人民的无限忠诚。
“两眼一睁,忙到息灯”,“两眼一闭,还要提高警惕”。这是对张建省真实写照。16年来,他在监区里的工作天天如此。
“用放大镜看,每个罪犯都是大坏蛋;用显微镜看,每个罪犯都有闪光点。”张建省说,罪犯的内心也有软弱的一面,只要因人施教,工作到位,没有改造不好的罪犯。
20出头的罪犯李某因强奸罪被判刑5年,他初到监区服刑时一度失去改造信心,整日以泪洗面,不与任何人交流,对干警的思想教育无动于衷。
面对这个“难题”,张建省首先从一些日常点滴中寻找李某身上的闪光点。当了解到李某听说姥姥生病住院后急得两天吃不饭时,张建省看到他的闪光点就是孝顺。张建省以此为切入点,一方面三番五次找他谈心,一方面争取到其家人配合进行转化教育。渐渐地,李某的思想有了转化。
张建省有一次发现李某的脸色不对,立即带他到监狱卫生所检查。检查结果虽无大碍,张建省还是带他到监舍楼让他好好休息。深受感化的李某主动找张建省谈心,他说:“张教导,您这样待我,我要再不好好改造,就太对不起你了!”
罪犯徐某父母年迈且家境贫寒,他因犯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李某入狱后一直无亲人和朋友接见,加上对减刑无望,一度抗拒劳动改造,抱着破罐子破摔的思想混天度日。
为感化徐某,张建省通过多方渠道联系到了他的家人,希望他们能够来监狱看望徐某。徐某的老父亲从焦作市的山区里赶到监狱时恰好是星期天,按规定无法接见。张建省就找来被褥为他安排住处,并为他买来了可口的饭菜。第二天,徐某见到老父亲,听到张建省对他老父亲妥善安排的经过后感动得泪如泉涌。徐某说:“张教导,从今天起我一定好好改造,重新做人。”
去年冬天的一个深夜,天下着大雪,一名罪犯突发疾病,张建省冒雪将其送往医院救治。这名罪犯住院一个星期,张建省在医院一待也是一个星期,像照顾家人一样照顾罪犯。
像这样照顾罪犯,张建省已记不清有多少回了。他记不清的还有,多少次过年过节时没有陪伴家人,多少次家人生病住院时没守护在他们身旁。
就这样,张建省用真情换得了一个个浪子回头。他为罪犯申报行政奖励1300余人次,整理罪犯档案2400余份,评审评估罪犯3900余人次,而且均未出现过任何差错。
鹤山区法院刑事审判庭庭长李桂红:
审判中求和谐
在20年的刑事审判工作中,她秉承惩恶扬善的使命,审理了近千起刑事案件,曾遇到过屡教不改、穷凶极恶的累犯,也遇到过未谙世事、误入歧途的少年犯。无论办理什么案件,她都问心无愧地做到了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 、利为民所谋。她就是荣获“全国法院刑事审判工作先进个人”、“全省法院少年审判先进个人”、“河南省优秀青年卫士”、“全市十佳法官”和“全市十大杰出青年”等称号的女法官李桂红。
李桂红是鹤山区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庭长。她在审理每一起案件时,坚决维护群众利益,严把法律这道关口。
李桂红认识到,每一起刑事案件在对社会和被害人造成伤害的同时,也伤害了犯罪分子自己的家庭。在她审理的一起重伤害案件中,被告人家庭极其困难,其四个女儿有两个因无力抚养被送于他人。为了帮助这个支离破碎的家庭,李桂红通过协调,免除了其两个女儿的学杂费,并给这个家庭办理了低保。李桂红还把该被告人的两个女儿作为长期救助对象,使她们的生活有了基本保障。被告人得知这些后十分感动,他向李桂红保证,一定要痛改前非,用实际行动来弥补对被害人造成的伤害。
李桂红着力化解案件双方当事人的仇视心理,以定纷止争。在办理张某故意伤害一案中,原被告双方本是邻居,却因琐事导致双方大打出手,造成一方轻伤。案件本身并不复杂,但是调解起来却是异常艰难。一方要求严惩被告,另一方坚决不肯进行赔偿,调解陷入僵局。李桂红一方面给被告人及其家属做思想工作,另一方面向被害人耐心讲解法律规定,引导被害人端正心态,终于让两家握手言和。
在案件调解过程中,李桂红坚持“两个结合”,即背靠背调解与面对面调解相结合,庭前调解与庭审、庭后调解相结合,找准调解的切入点,矛盾的融合点。经过努力,她所在的鹤山区法院连续三年来刑事附带民事案件调解率保持在100%。
她接触过许多少年犯,少年犯迷茫的眼睛令她心里很不是滋味。她意识到,少年犯罪绝大多数是出于好奇、叛逆、冲动和无知,在一些少年犯罪案件中,家庭和社会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每当承办这类案件时,李桂红总会产生一种母爱的责任感。在审理少年杜某伤害一案时,她采用“圆桌式”审判的方式,法官、公诉人、辩护人、陪审员、老师、家长和被告人围座在一个圆桌前,庭审虽依照程序进行,但多了几分亲和力,杜某在没有了心理压力和恐惧感的情况下,承认自己因一时冲动而打伤同学,同时对自己给同学造成的伤害表示后悔。
市公安局犯罪侦查支队第五大队大队长郭艳海:
直面生死 苦中作乐
身为一名刑警,郭艳海在无数次千里缉凶的过程中面对正义与邪恶的较量,经历生与死考验。他身处险境却义无反顾,战斗在刑侦一线敢于亮剑,先后破获命案百余起、抓获逃犯逾百名、打掉犯罪团伙百余个,因而荣立过个人一等功,还曾被评为 “河南省十大杰出中原卫士”和“河南省优秀人民警察”。
在一起绑架拐卖女学生的系列案件中,有个被拐卖的女孩儿没有人为她报案,罪犯如果不交待就没人知道她被拐卖。她被拐卖到一个三省交界地方,当郭艳海与其他民警去解救她时,村民们一下子被围了上来,车子也被他们砸烂了。而这个被解救的女孩却趁乱偷偷地跑掉了。
好在郭艳海他们很快又把她找了回来。原来,她是在勤工俭学过程中被绑架和拐卖的。她自幼和爷爷相依为命,是爷爷的命根子,而爷爷的身体有病,她怕爷爷知道了这件事再受到刺激,要求民警为他保密。当郭艳海把她送到家时,发现她微笑的眼角挂着泪痕。郭艳海后来每回想起这女孩,就为她感到庆幸。因为当初她如果没有得救,她的一生也就毁了。
多年来,无论是在命案攻坚中,还是在打黑除恶及打击多发性侵财犯罪的战斗中,郭艳海都坚持在最前线。他与战友们在追逃的过程中不分昼夜和寒暑,一次次地披星戴月、转战南北,在险象环生的环境中与犯罪分子斗智斗勇。一场一场硬仗打下来,硬是让我市的命案攻坚成绩连续10年夺得全省冠军,从而获得了“十连冠”的殊荣。
去年初,我市电动车被盗案件高发。郭艳海通过线索发现了一个盗窃电动车的集散地,便与两名战友一起先后7次化妆实地侦查,秘密取证,最终打掉了这个盗窃电动车的窝点。
在对公安部督办的“2·21”拐卖婴儿大案开展重点玫坚时,郭艳海和战友们连续5个多月加班加点,从有限的线索入手,最后汇集信息数十万条,制作文档200余份30余万字,锁定涉案嫌疑人400余名,并摸清了涉及14个省的贩卖网络。随后,在公安部统一指挥的抓捕行动中,400余名嫌犯落网,100余名儿童被解救。
警情就是命令,郭艳海从事的作刑侦工作决定了他长年要处于超负荷的工作状态,一年中他很少有机会陪家人。而当看到案件受害人期盼破案的眼神时,郭艳海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无怨无悔。
山城区检察院控申科科长杜君:
窗口中永远是一张笑脸
走进山城区人民检察院控申接待大厅,就能看到杜君那张可亲的笑脸。面对来访的群众,她总是一张笑脸相迎,一把椅子相让,一杯热茶相送,让人倍感亲切。
作为一名女检察官,15年来她一直坚守在接待窗口,共接待了上千人次的群众来访,她所在的集体连续三届被评为“全国文明接待示范窗口”,她本人两次荣立个人三等功,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优秀检察官。
山城区居民耿某在半年时间里受到过杜君30余次接待。原来,耿某在与李某发生争执时被李某砍伤左手,而李某在被批准逮捕之际逃匿,耿某于是一次次找杜君反映情况。杜君从一次次与耿某的促膝谈心中了解到,耿某听说李某家庭有一定的“势力”,因而认为政法部门不会公正处理,加上李某一直没有被抓获,让他更怀疑政法部门在有意偏袒。而且,耿某受伤后治疗费用都是向朋友借的,在因伤丧失一定劳动能力后妻子又提出了离婚,让他更加感到生活无望。
杜君遂来到耿某家走访,与他的妻子谈心交流。她拉着耿某妻子的手说:“请相信我们,一定会让你们等到一个公正的结果的。”
杜君走出耿某家,将情况向领导进行了汇报,在征得同意后杜君一方面督促公安机关加强对犯罪嫌疑人李某的抓捕工作,一方面通过协调为耿某预先解决了2万元的手术费用。后来,耿某在拿到了刑事附带民事判决书后,与妻子一起来到检察院向杜君表示感谢。
城市拆迁、农村征地等都关系到群众的根本利益,面对因此来访的群众,杜君都能够换位思考,以理解的态度对待群众。比如,在山城区某村发放征地补偿款的过程中有50余名村民上访,村民们围着她说:“我们是来告村干部贪污的,你们不管的话,我们就带着全村人去省里、去北京告状。”杜君当即向村民们表明立场,她说:“检察机关决不允许贪污腐败的存在,在查明真相后一定给大家一个交待。”经过杜君苦口婆心地做工作,上访群众在情绪缓和后散去。杜君随后将情况向领导进行汇报,并就此案制定了初核计划。之后的20余天,杜君走访询问群众60余人次,调取上百本财务、银行账目凭证,查清了该村村委会干部涉嫌贪污征地款的问题,让犯罪嫌疑人受到了法律惩罚。
杜君说,她面对来访群众那一张张求助的面孔和一双双期盼的眼睛时,就想到了自己作为一位检察官的责任。
淇县西岗镇司法所负责人张涛:
调解纠纷不过夜
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张涛算不上个官儿,却断了大量难断的家务事。他凭着丰富的法律知识和灵活的调解技巧,用爱心和真诚成功化解各类纠纷1000余起,是个当之无愧的“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
说起张涛所调解过的纠纷,起因原本都比较简单,无非是邻里、婆媳、田间地头和房前屋后这样的芝麻绿豆的事儿。可是张涛说,往往就是这些小事不能正确及时处理,最后发展成治安或者刑事案件,甚至闹出人命。他记得曾有两户村民因宅基地纠纷最终酿成了人命案,这件事让他至今记忆犹新,他时时用这个案件提醒自己:群众纠纷无小事。他也因此养成了调解纠纷尽量不过夜的工作习惯。
前不久,西岗镇一位村支书给张涛打电话,说村有个83岁的老汉被女儿和上门女婿赶出家门已经4个多月了。张涛遂约老人和他女儿、女婿到一起开展调解。原来在4个月前,老人由于受凉咳嗽,在屋里的煤渣盆里吐了一口痰,他的女儿、外甥都责骂老人不讲卫生,说这样会传染刚出生的重外甥,最后竞强行将老人推出家门。张涛听完老人的讲述,对其女儿女婿进行了严厉批评,并告知他们遗弃家庭成员会构成刑事犯罪。他对老人的女儿女婿说:“你们俩口儿的年纪也不小了,既然能这么疼爱自己的孙子,殊不知天下儿女都是父母的心头肉,血浓于水啊!”听张涛说到这里,老人的女儿惭愧地低下了头,她上前拉着父亲的手说:“爸,俺知道错了,咱回家吧,今后一定好好孝顺您。”
在开展“千名干警千堂法制课”过程中,张涛担任了西岗镇两所学校的法制副校长,每月都按时为学生上法制课,被淇县县委政法委和淇县关工委表彰为“全县优秀法制副校长”。
随着国家司法制度改革, 一些缓刑、假释、保外就医、监外执行的犯人在社区服刑,进行社区矫正。其中,西岗镇臧口村一村民家办喜事时,新郎正是一名正在服刑的社区矫正人员。按照社区矫正管理办法的规定,当天正是新郎到司法所报道学习的日子。张涛接到这位新郎打来的请假电话后,认为作为一名正在服刑的社区矫正对象,在结婚的当天能按时报道(请假),说明他对纪律和法律已有了很好的认识。还有,一名犯盗窃罪的女犯,在医院分娩后的第二天,即按规定向张涛报道了自己一周的生活情况。张涛在开展社区矫正工作中认识到,对犯罪人员不仅仅要有一个“管”字,还要突出一个“爱”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