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官发财,应当两道
2014-12-17 00:35:30
□原昆鹏
“当官即不许发财”,这是当年爱国将领吉鸿昌警示自己和部属的“碗铭”。既然选择了公职,就不能凭借公职为个人牟取私利,可事实上,有些人并不这么做。12月16日,市纪委在浚县召开了浚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县财政局原局长缑九生违纪案件案情通报会,通报并分析了缑九生一步步走向违纪违法道路的过程,不仅让人惋惜、痛心,更让人警醒。
缑九生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战,其所在班还荣获了集体二等功,可谓为党和国家做出了突出贡献。到地方工作后,他凭借着组织培养和自身努力,一步步走到县级领导干部岗位,为自己赢得了人生华彩。可他并不满足,在其担任浚县财政局局长后期,因意识到即将从实权岗位退出了,“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的想法充盈头脑,于是在权力、私欲、人情面前逐渐迷失了自己,其间不仅挪用巨额公款,还违规出借资金、收受他人财物。此外,他还投资黄金期货,一心梦想发财致富,心思早已不在工作上。
不可否认,缑九生之类的干部不乏其人,“当官不发财,请我都不来”的思想仍在个别官员内心根深蒂固。正因为贪欲战胜了理想信念,使他们沦为金钱和贪欲的奴隶。
缑九生在悔过书中说:“在大的形势下,在小的环境中,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停留在口头上,没有深入根基、凝固在心中,在一定时候就会迷失方向,把握不住方向盘,导致错误行为的发生。”
一旦担任了公职,就一门心思琢磨捞取个人私利,还谈何守护一方安宁、造福一方百姓?常言道“一心不能二用”,身为领导干部,首先应该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和权力观,坚定理想信念,坚持“为国分忧、为民谋利”的崇高理想,同时要自觉将手中的权力置于严密的监督之下,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干净干事,清白做人,长期坚持,才能建功立业,造福百姓。
“华屋万间,夜宿不过几尺;良田千顷,日食不过三餐”,既想当官又想发财,不但不能给自己带来幸福,日后案发反而成了增加罪行的砝码。缑九生案件再次警示广大党员干部,廉洁是福,贪婪是祸!当鉴前车、明辨之、慎思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