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典型成长营造良好环境
给教育实践活动注入正能量
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张然
2014-12-17 04:01:13
今年以来,鹤壁市先后涌现出全国公安机关爱民模范”张慧、全国十大杰出消防卫士”彭兵先和“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李应喜等在全国叫得响的先进典型,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要学习英模事迹,为加快建设生态活力幸福之城再添动力。先进典型之所以能够在我市不断成长和涌现,主要是得益于我们着力营造的“三个好环境”。
一是风清气正的好环境。鹤壁党风正、政风优、民风淳。历届市委市政府都注重把风清气正的好环境当作一张城市名片来打造,广大党员干部爱岗敬业、清正廉洁,人民群众勤劳纯朴、安居乐业,社会环境和谐稳定。正是有了这样的大环境,鹤壁多年以来涌现出“全国拥军模范”、“绿化模范”靳月英,全国劳动模范”、著名玉米育种专家程相文,见义勇为、救人英雄吕俊峰和邢二朋,与病魔抗争并坚持全心全意为纳税人服务的优秀税官郭付英等一批闻名全国的先进典型,形成了先进典型不断涌现的良好局面。特别是在今年的教育实践活动中,我们紧紧围绕“为民、务实、清廉”这一主题、联系服务群众这一主线和解决“四风”问题这个主要任务,对作风之弊、行为之垢来了一次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树立群众观点,以优良党风带政风促民风,在全市进一步巩固、持续、提升了团结和谐、干事创业、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为先进典型不断涌现和成长创造了有利的外部条件。
二是有利于党员发挥作用的好环境。多年来我们注重在党员教育管理上下功夫,开展了一系列活动,鼓励广大党员发挥作用、服务群众。比如,在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开展金牌窗口和服务标兵创先争优活动,在退而不休、发挥余热的老党员、老干部中开展“金鹤奖”评选活动等等。
在今年教育实践活动中,市委进一步深化和完善党员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工作机制,在市直和县区直单位实行“一联四促”工作机制,即每个单位联系一个村(社区),促发展、促稳定、促民生、促党建,实现全覆盖,市县直单位党员干部纷纷到联系村(社区)调研走访、扶贫帮困;在乡镇(街道)推行三下三进”工作机制,设立若干便民服务站,实行工作建制下设、工作职能下放、工作力量下沉,村组(社区)干部进户解民忧,乡镇(街道)干部进村(社区)办实事,乡镇(街道)主要领导进服务站破难题;在城市社区实施“党员中心户”制度,带动周边党员发挥作用、服务群众。比如,山城区汤河花园小区76岁的“党员中心户”申玉龙,在小区物业因收费低而撤出后,主动站出来和另外4名老党员成立业主委员会,义务当上了小区的“管家”。再比如,淇滨区怡乐园社区退休老干部邓乃钦,牵头成立了老党员调解室,成功调解各类矛盾纠纷30余件,增进了家庭和睦和邻里友爱。实践证明,这些联系服务群众的做法深受群众欢迎,为不同领域、不同类型的党员干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搭建了平台,也为先进典型的成长发展提供了沃土,创造了条件。
三是学先进赶先进当先进的好环境。多年来,我们注重选树先进典型、大力宣传先进典型,在全社会营造了学习先进、赶超先进、争当先进的浓厚氛围。在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一开始,市委就明确要求,把培育和选树先进典型作为推动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开展的有效手段,努力营造社会新风正气。为发挥先进典型的引领示范作用,我们充分利用报纸、电视、互联网,集中版面,集中时段,持续报道先进典型事迹,扩大典型的影响力;通过举办先进事迹报告会、经验交流会等形式,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以先进典型为镜子,认真查找“四风”方面的差距。
我们在《鹤壁日报》开设“最美基层干部”、在市广播电视台开设“榜样的力量”等专栏,对教育实践活动期间涌现出的先进个人事迹进行大张旗鼓的宣传,持续不断地给教育实践活动注入正能量。在教育实践活动后期,我们从全市各行业基层一线精心选择10位先进典型,成立“把群众放在心上”先进事迹报告团,深入县区、市直单位巡回报告,其中就包括近段时间受表彰的“全国公安机关爱民模范”张慧。巡回报告举行了24场,受教育党员干部群众达1万多人次,引起了强烈反响,也再次把教育实践活动推向了高潮。
正是有了学先进、赶先进、当先进的浓厚氛围,激励广大党员立足岗位默默奉献,才为先进典型的选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进一步巩固和深化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前不久,我们在全市范围内发出号召,要求全市党员干部向李应喜、张慧、彭兵先等先进典型学习,学习他们立场坚定、公而忘私的忠诚品格,学习他们情系百姓、亲民爱民的公仆情怀,学习他们爱岗敬业、勇于担当的责任意识,学习他们默默无闻、甘于奉献的敬业精神,使争学好人、崇尚好人、争做好人、关爱好人在全市蔚然成风,为巩固和发展我市风清气正良好环境,加快打造两个构建升级版、建设生态、活力、幸福之城做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