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在鹤壁市英模人物宣传座谈会上的发言提纲
2014-12-17 04:01:13
近两个月,我市连续涌现出全国公安系统爱民模范”张慧、全国十大杰出消防卫士”彭兵先、“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李应喜等英模人物。结合近年来我市涌现出的“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程相文、“中国好人”韩海江、吕志强、邢二朋、吕俊峰等一大批道德模范,已形成了英模群体现象。英模群体的形成,源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入开展,同时,与我市悠久厚重的文化积淀、淳朴和谐的民风、风清气正的党风政风密切相关。
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活动,为英模群体形成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是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为英模群体形成营造了良好社会环境。多年来,我们有针对性开展了一系列好人评选、文明创建活动。在农村社区,开展了“好婆婆”、“好媳妇”、“好妯娌”、“星级文明户”等评选活动;在各行业系统开展文明警察、文明教师、文明医生等评选活动;在中小学校开展了认星争优、做美德少年等活动;在全市开展了“道德模范”、“鹤壁好人”、“文明市民”等评选活动。2000年至今,我们坚持开展季评好人好事、鹤壁好人评选活动,目前共评出“鹤壁好人”570人。从2008年开始,我们开展了道德模范评选活动,共评选市级道德模范36人。目前,我市荣登“中国好人榜”的有16人,荣获省级以上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的78人。
三是常态化的工作机制,为英模群体形成提供了持续动力。近两年来,我们先后建立了考核机制、好人评选表彰机制、部门联动机制、好人帮扶机制等。近两年,我们对“鹤壁好人”的奖励和慰问救助资金达110多万元。这些机制从建立完善到常态化,都体现了一个明确导向,就是要“尊重好人”、“礼遇好人”、“善待好人”。实践中,我们感到,这些机制推动和导向引领为好人的不断涌现、为英模群体形成提供有力支持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