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鹤壁的“好人现象”
市社科联副主席 王殿民
2014-12-17 04:01:13
鹤壁,本来以生态美丽见长。近两年来,又以层出不穷的英模群体亮相世人。老一辈的有绿化太行的老英雄靳月英、玉米育种专家程相文等,近年来在英雄模范有舍己救人英勇牺牲的吕俊峰、在黄河上勇救3人的邢二朋等。为何会出现如此井喷的“好人现象”?这里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自古至今,淇水卫地不乏良妇淑女,善男义士,这是一种深厚的文化积淀。在钜桥镇一带,流传着一种民俗:逢会期间,主办村的家家户户都是主人,不论熟悉或不熟悉的外人来到家中,主人一律热情接待,这种淳朴民风一直流传至今。在这种民风滋养下,人内心的善良无疑被放大,恶被不自觉地缩小。
鹤壁的山区和平原基本对等。这也就决定了鹤壁人既有山里人的朴实勤劳,又有平原人的开放包容。境内有一河五山。淇河不以雄奇见长,却以诗情雅韵彪炳千古。这样的河流,滋养出的只能是善良质朴的民众。五座山也都不同程度地发挥着洗涤人们灵魂的作用。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所有这些,共同滋养了鹤壁人民宽厚、仁爱的善良品格。
多年来,鹤壁就有“风清气正好环境”的优良传统。这种传统首先是由党风带动政风、由政风带动社会风气。社会风气的好转,潜移默化地深入到全市人民心中,转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与此同时,党和政府积极化解社会矛盾,增加稳定因素,提升人民的幸福指数,在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鹤壁的“好人现象”层出不穷也就不足为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