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积极迎接国家二类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达标评估全市公共服务行业从业人员普通话合格率达95%以上
2015-10-23 01:20:44
本报讯 10月22日,笔者从市教育局获悉,我市即将迎来国家二类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验收。目前,全市公共服务行业从业人员普通话合格率达95%以上。
据悉,自去年11月我市迎接国家二类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启动以来,我市基本形成了各相关部门、单位分工负责、相互配合齐抓共管的语言文字工作管理格局,语言文字工作的组织领导、规划部署、统筹协调和监督检查不断加强,语言文字达标工作取得了阶段性进展。
为确保今年我市通过国家二类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验收,我市充分发挥党政机关的示范作用、各级各类学校的基础作用、新闻媒体的榜样作用、公共服务行业的窗口作用,推动全市语言文字工作健康发展。
为提高全市公务员普通话应用水平,我市专门下发了《公务员普通话培训测试工作实施方案》,连续举行普通话培训100余场,城区适龄公务员全部参加了普通话测试,测试合格率达99%。
我市始终把学校作为规范语言文字工作的主阵地,先后开展了4次省级和市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创建活动,成功创建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1所、省级12所、市级48所,1所学校被评为国家级规范汉字书写特色学校;组织参加了“中华经典诵读”“全国大中小学生规范汉字书写大赛”“语文风采大赛”“河南省规范汉字书写比赛”等活动,全市校园用语规范率达95%以上、用字规范率达99%以上。
我市还建立了语言文字专项审核制度、持证上岗制度,设立专业检测部门对播出节目的用语用字和报纸出版物的语言文字进行监督检查,并实行过错追究制度。把普通话、规范字列入新闻媒体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内容,实行常态考核,与工作实绩、职称评定和工资待遇挂钩。
与此同时,我市还积极引导公共服务行业主动参与,鼓励公共服务行业将语言文字规范要求纳入行业管理规定和员工行为规范,作为改善投资环境、塑造行业和单位形象的“有声名片”“立体名片”。目前,全市公共服务行业从业人员普通话合格率达95%以上,工作场合全部使用普通话,各种标牌用字规范、标准。
(郭涛 吕红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