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B06版: 日报06版
          

古代官员退休后怎么过

古代“公务员”可以说是一个含金量较低的“瓷饭碗”,退休后显得十分凄凉。

无退休金、无特权

  古代“公务员”可以说是个“三无”职业:

一无退休金。官吏只要离开职位,除非皇帝特诏照顾之外,一律停发俸禄。不少官吏一旦休官停俸,就要另觅生计,有的教书,有的耕田。

二无工龄。俸禄在二千石以下的休官者,要想再当“公务员”,都得回到起跑线上,和普通老百姓一起竞争。

三无余荫。在职时候的特权和影响一笔勾销。“飞将军”李广卸任后,某日外出饮酒,返回时已是夜晚,违犯宵禁,巡夜的县尉并不通融,结果“飞将军”被拘留一夜。

看病自费

唐宋官员退休后就不得再用公车。著名诗人杨万里在临安当官时,早早就攒齐了能使全家人返乡的盘缠。他还不许家人在外面购物,唯恐退休回家时行李超重。

古代官员在职可享受公费医疗,离职后,诊疗服药都要花自己的钱。名列“初唐四杰”的卢照邻,因患病辞去新都县尉一职,养病全靠朝中显宦送来药品衣物渡过难关。

苏辙退休后当“房奴”

古代官员不许在原籍或有家族产业的地方任职。虽说有官邸供居住,可一旦休官,就得马上搬出来。而且往后定居何处还有限制,比如南宋规定,各级地方政府官员休官后,3年内不许在任职地居住,倘在当地有亲属,或置有财产,3年以后也不许居住,违反者处一年徒刑。

文豪苏辙退居许州后,决心盖房享受一下老有所居之福。房子盖好了,但一生积蓄也耗尽了,苏辙又自责“我老不自量”,到了这把年纪还来做“房奴”。

(摘自《河南法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