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B08版: 日报03版
          

忆父亲

□李瑞平

 

每当看到别人回家探望父母,我就想起了我的父亲,心里酸酸的。父亲如果还健在,该多好啊!

父亲离开我们已经17年了,他的音容笑貌至今萦绕在我的脑海中。父亲,您在天堂还好吗?

父亲在姊妹仨中最小。爷爷在父亲13岁时就去世了,父亲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独自一人到太原工作。后来,因为奶奶割舍不下,父亲又回到了家乡。

1957年,鹤壁建市,急需大量方方面面的人才。父亲因为算盘打得好,被招到鹤壁矿务局二矿工作。因成绩突出,父亲很快被提拔为党支部书记。父亲成家后陆续有了我们兄弟姐妹。大哥在5岁时溺水而亡,母亲受了刺激,整日以泪洗面。父亲既当爹又当娘,每天骑自行车就像飞一样,买菜、做饭、操持家务。

小时候,冬天经常下半人深的雪,家里仅有的衣服都是轮流着穿。记得有一年的大年三十儿,父亲抱着我去祭祖。我衣服单薄,又没有穿袜子,被冻得浑身发抖。父亲就把手套套在我的脚上,并把大衣脱下来紧紧裹住我。父爱的温暖,让我终生难忘。

1984年秋天,母亲回老家办事,平时就爱干净的她,顺便洗了洗头。洗完后,母亲感到头晕、头疼,就让邻居帮忙给父亲打电话。当我们赶回去时,母亲已经昏迷了。当时医疗条件有限,虽经过7天全力抢救,母亲还是病故了。父亲一下苍老了许多,每天夜里睡不着觉,成盒成盒地抽烟。以后,对孩子们更是疼爱有加。每天晚自习放学回家,父亲总是给我们做羊汤烩面,等我们吃过后,自己收拾好再睡,第二天6点又要早早地起床上班。

到了2000年,我们几个都已成家,父亲终于可以好好享受生活了。一天中午,老家堂哥打电话说姑姑病故了,父亲马上赶了回去。姑姑是父亲幼年时的精神寄托,是家里的顶梁柱。

  从老家回来后,父亲的精神大不如从前,吃不好睡不好。后来,到医院被诊断为肝癌,做手术发现已经无法治疗了。8个月后,父亲就永远地离开了我们。那年,父亲68岁。

父亲,我们想您!有您在,回到家,您就做好了可口的饭菜;天冷了,您就买好了御寒的衣服;甚至去大胡开会,父亲也会带着我们。先把我们安顿好,开完会后,再接上我们去高门台饭店吃小笼包。看着我们狼吞虎咽,您却不舍得吃!

父亲,我想您,如有来生,我还要做您的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