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B03版: 日报03版
          

电网运行的“千里眼”———记国网鹤壁供电公司电力调控中心监控班


“五一”前夕,业务精、能力强、作风硬的国网鹤壁供电公司电力调控中心监控班被授予“河南省工人先锋号”称号。



4月26日中午,在国网鹤壁供电公司电力调控中心,监控班班长张国明(左一)和值班监控员在分析异常信号。


□本报记者 王帅 文/图

不论白天黑夜,无论节假日、双休日,在国网鹤壁供电公司电力调控中心,总能看到监控班成员坚守的身影。他们手握鼠标,各自紧盯眼前6块显示器上的实时图像和数据,丝毫不敢放松。

这支拥有成员11人、平均年龄33岁的监控班队伍,担负着全市29座无人值班变电站的运行监控工作。在常年一成不变的监控工作中,他们充分发挥“前哨”作用,以“千里眼”巡视监控,像诊断师一样守护着电网安全运行。这支业务精、能力强、作风硬的队伍曾荣获鹤壁供电公司安全生产先进集体、鹤壁市工人先锋号、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工人先锋号等荣誉,在“五一”即将到来之际,监控班又被授予“河南省工人先锋号”称号。

练就火眼金睛,迅速甄别数以万计信号,守好电网安全运行第一道防线

“盒饭来喽!”4月26日12时,食堂师傅推着餐车准时到达电力调控中心门口。监控班的于冰洁刚要去打午饭,这时监控桌面上的小喇叭响起了语音报警。她把饭盒放到旁边,镇定地坐下来扫视监控桌面6台显示器上的图像和画面,并迅速在键盘上敲击起来。

“你看,这些上传的信号一直在滚动刷屏,我们要从中提取有用信息,作出判断。”于冰洁轻描淡写的几句话背后,不知付出了多少努力和辛苦。2013年初监控班成立时,她便调入该岗位。监控班作为电网安全运行的核心部门,需要24小时全天候监控整个鹤壁用电负荷情况、高低压线路运行情况等,为此,监控员们把办公桌当成了饭桌。一旦发现哪条线路出现故障,他们就与相关部门及时沟通,为抢修人员提供科学决策,确保电力故障在最短时间内排除。所以,工作时不能有丝毫大意,一夜不眠是家常便饭。

面对分布地域广阔的29座无人值班变电站,如何管好每个站点,是监控班班长张国明一直思考的问题。特别是受到大风、雾霾等恶劣天气影响时,监控员要从数以万计的信号中迅速甄别假信号与正常信号,挑选有用的报警信号,这些都考验着监控员的辨别分析能力,从根本上要求监控员有过硬的业务能力。

为防止人身、设备和电网事故,防止误判断、误操作等情况发生,监控班实行“师带徒”模式,师徒双方通过双向选择结成对子,双方签订培训责任书,明确传帮带的时间和目标。为达到培训效果,“师带徒”活动制订了详细的培训计划,每月、季度、半年进行摸底考试,公布考核成绩,对成绩优秀者报请表彰。同时,监控班以班组标准化管理为支撑,修编班组各项管理制度,强化运行控制,加强地、县公司调控专业管理,实现地、县“标准化、一体化、精益化、集约化”管理。然而,张国明深知“纸上练兵终觉浅”的道理,为让班组成员对设备有更直观的认识,理解设备运行与信号之间的关联,每当新设备投运前期,他都会制作计划表,安排全体人员进现场,实地认识、感受、了解坐地遥控的设备。

自去年开展鹤壁电网集中监控信息回头看专项活动以来,监控员对29座无人值班变电站运行条件进行评估,共排查“四摇”信息9370条,消除安全隐患87条,完善监控信息65条,守好电网安全运行第一道防线,全面保障电网设备安全运行。

持续科技攻关,用创新

解决老问题,有力保障了电网安全和用户利益

就如何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逐步提高电网设备检修工作效率,监控班不断开展技术攻关,一系列科研成果闪耀着科技的光芒、创新的火花,一切有利于创新的工作都在广泛地开展,有力地保障了电网安全和用户利益。

这个有11名成员的班组,拥有本科及以上学历者就占到10人,拥有高级工程师职称者1人、工程师职称者4人,可谓高智商“智囊团”。2013年3月,监控班组成立质量管理(QC)创新小组。小组自成立以来,立足实际、从细微处着手,善于在工作中发现问题并实施对策加以解决,取得不俗成绩,开展的科研项目曾两次获鹤壁供电公司质量管理成果一等奖,其中《短开关远方操作数据统计时间》获得2015年河南省质量管理小组一等奖。

随着公司配网结构日益复杂,小电流单向接地故障出现频次增加并成为常见故障,极有可能引发人畜伤亡、电缆爆炸、电压互感器烧毁、供电设备机组停运等危害。“在一年的调查中我们发现,有26个厂站出现过接地现象,并且部分厂站重复接地次数较多,已经严重影响到厂站设备绝缘,同时加大了工作人员劳动强度。”张国明说,由于处理此类故障隔离时间过长,仍需要人工拉线,问题亟须解决。

为此,监控班成员通过QC活动,开展头脑风暴、思路碰撞。在对26个厂站线路进行统计调查后,他们综合考虑出选拉接地线路影响因素,给出了拉线顺序的合理化建议。对策实施后,由于减少了拉线盲目性,2016年9月至11月,小电流单相接地故障隔离平均时间从原来的35分钟缩短为12.6分钟,有效保证了单相接地故障的及时查找,提高了厂站开关使用寿命,同时降低了绝缘破坏引起短路故障的可能性,用户供电可靠性得到极大改善。

攀登无止境,创新天地宽。监控班不断创新技术手段,将所属29座无人值班变电站全部接入电压无功优化自动控制系统(AVC),实现集中监控变电站闭环运行管理。经过试运行,系统调压正确可靠,电网运行安全稳定,集中监控运行效率提高,手动调压每月操作量由1700多次降至100次以下。

记者采访期间,监控员们开玩笑地告诉记者,值班、培训、考试已成为他们的工作“三部曲”。为提升班组成员科技创新技术水平,每周班组会要开展专业制度学习和培训,每两个月组织班组成员进行一次技术考试,去年全年共完成44个国网调控运行专业通用制度推送课件的学习和在线考试,达到了“以考促学、以赛促学”的效果。

内强素质,争创金牌团队;外树形象,打造调控品牌。为了达到这一目标,鹤壁供电公司电力调控中心监控班的员工们把守护电网安全作为责任与追求,成为名副其实的电网“安全卫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