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B03版: 日报03版
          

浚县第二高级中学:十年创品牌一步一脚印

□鹤壁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张志嵩

4月25日,走在干净整洁、焕然一新的浚县第二高级中学校园里,教学楼上悬挂的冲刺高考的标语激动人心,记者仿佛又回到了曾经的中学校园:桃红柳绿、少男少女,琅琅书声在校园飘散,处处洋溢着昂扬的气息。

“8年前,校园残破不堪,老师人心涣散,说大家都在等着学校解散毫不夸张。”一名老师告诉记者,作为一所成立半个多世纪的全日制公立封闭式普通高中,浚县第二高级中学确实曾经历低谷。但8年后的今天,浚县二高已非“吴下阿蒙”,不论学校管理,还是高考成绩都有了质的提升。那么8年来这所中学经历了什么呢?

精细化管理让教职工团结一致

带领浚县二高师生集体“脱困”的是现任校长宋学喜。“到二高来任职我可是下了一番决心的,毕竟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学校有所成长,我们不能辜负他们的期望。”在有点儿简陋的办公室里,宋学喜翻开厚厚的工作笔记,禁不住感叹。

任职后,宋学喜提出了“三年脱困、五年见效、七年优秀、十年创牌子”的发展目标。“首先从学校管理入手。”宋学喜说,学校推行精细化管理,落实各项工作,“我们把精细化管理落实到学校管理的各个方面,确定并修改了学校发展规划,推出的各项工作都有计划、有检查、有落实,奖惩分明。”

“学校推行管理精细化以后,大家分工明确,各司其职,人人知道该干什么,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配合默契。”学校办公室副主任李明星说。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规范了教师行为,各部门都有针对性强且翔实的工作计划,学校工作安排到哪里,考核奖惩就跟到哪里,促进了精细化管理制度的形成。

“我肯定要以身作则。”宋学喜说,目前学校已经形成了人人管理、处处管理、事事见管理的良好氛围,工作日清日结,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及时处理,每一个环节都做到了精细,每一项工作都做成了精品。“现在大家都在尽力把工作做到位,对工作负责,对岗位负责,大家团结一心在把学校往好的方向推”。

以教学为中心,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正在上课,可能校领导就推门进去听课了。”教师黄庆照这样描述了二高教学工作新常态。

如今的浚县二高定期召开年级长、教研组长、备课组长会议,抓好各科教学计划的落实,检査教师教学常规工作的各个环节,讨论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实行教师集体办公制,实现资源共享。集中安排每周五的“周周公开课”活动,组织学科教师参加,听课后及时评课。 

说课、讲课、评课、议课及推门听课等活动的开展,极大地促进了教师队伍业务水平的不断提高。“以考定教,以教定练,以练促考”的教学三环节,要求每名教师都确定高考目标,研究高考试卷,把握高频考点,切准高考脉搏,从而有效提高了学生的高考成绩。

“学校要求班主任早读期间必须到校辅导学生,我们很多高三的老师基本上都是吃住在学校,大家干劲儿很足。”黄庆照介绍,二高的课堂是高效的,以课堂为阵地,以多媒体为媒介,扩大教学容量;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追求高效教学。目前,学校与郑州一中联合在3个年级中各开设了两个卫星班,教学视频同步传输,浚县二高学生与郑州一中学生同步上课、同步练习,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努力提高学习效率,二高的教研活动也常抓不懈,音、体、美、写字等特色课程开足开齐。“去年学校共有9项课题获得立项,其中重点课题4项,一般课题5项。”黄庆照说。

环境美了、靓了,

人心舒畅了

优化育人环境也是浚县二高领导常抓不懈的工作。记者了解到,学校为各年级、各处室都配备了空调;为教师集体办公室更换办公桌椅88套;为学生宿舍安装空调150台;对教学楼主体和教师集体办公室进行粉刷和装修;安装标准篮球架4套、高杆景观灯4套。环境美了、靓了,人心舒畅了。而宋学喜办公坐的还是一张旧的木椅。

“去年我们投资了60多万元改善办学条件,首先考虑老师和学生。”宋学喜说,领导能省一点儿是一点儿,“学校资金不足,很多都是从牙缝里省出来的,买不了好树苗,便宜的、经济的也能用。”

经过8年脱困创优,浚县二高的高考成绩也节节攀升。2013年入学成绩均低于省示范性高中分数的考生,经过老师3年的精心培育,终于开出胜利之花。2016年高考全校文化本科上线140人,一本上线4人,二本上线43人,三本上线93人,无论数量还是质量均取得突破。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宋学喜向记者介绍:“学校还在爬坡阶段,目前只能说小有起色,距离我们10年创牌子的目标还有一段距离。”所有浚县二高教职工也正朝着目标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行,每当看到他们自信的脸庞时,你没有理由不相信,他们正在迈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