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撒人文精神的种子
2017-07-31 03:20:49
□牛秀君
当再次拿起著名语文教育家、杂文家吴非先生编著的不跪着教书》时,封面上那两句“想要学生成为站直的人,教师就不能跪着教书。如果教师没有独立思考的精神,他的学生会是什么样的人?”再一次拷问着我的心灵。
《不跪着教书》是一本教育随笔,书中没什么高深的理论,也没什么晦涩难懂的观点,收录的全是吴非先生近年来对时下教育现象的反思。拿作文教学来说,作者在书中对当前的作文教学进行了反思:我平时倡导学生‘自由地写’,可到了高三,我不能不教他们一些应试技巧,不得不教他们一些‘俗’招儿,帮他们通过‘封锁线’……我何尝爱写作的‘规矩’!可是那样能帮学生混过高考关!”
“帮学生混过高考关!”在这种“程序化”的作文训练下,学生知道了写事要写“有意义”的、选材要选“感人”的、语言表述要“绕弯”、行文表达要有“亮点”……更为严重的是,有些语文教师不让学生写作文,而是挖空心思地从一些报刊杂志和教辅读物上筛选一些有代表性的“优秀习作”让学生熟读硬背,以便到考试时学会“变通”,为我所用。
德国教育家斯普朗格说:“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知识,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观唤醒。”按理说,学生写作文应是件快乐的事,因为通过写作学生可放飞自己的思想、表达自己的感悟。在一篇作文中,只有有了个人的思想、个人的生命感悟和独特的生命体验,这样的作文才有生命力。那些充斥着假大空、废话连篇、无病呻吟的作文,对学生来说是一种自欺欺人。
教师的立身之本是什么?吴非先生给了我们答案:“要有独立思考的精神”。要想培养出能独立思考的下一代,就该鼓励学生多读经典,多关注社会,敢写真人、述真事、表真情……正如吴非先生在书中所说的,在培养语文素养的同时给他一粒人文精神的种子,而不仅仅是“设法帮他搞到一张进大学的门票”。
(作者单位:淇滨区文教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