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全运会鼓舞全民抗战士气
2017-09-08 08:24:22
刘长春
参加第五届全运会的哈尔滨女选手
1931年8月底,位于国民政府首都南京玄武区孝陵卫附近的中央体育场各项主体工程基本竣工。“欲恢复民族地位与精神,须先养成健全之体格,故体育一端,比较德育尤为重要。”这是蒋介石在中央体育场奠基典礼上发表的慷慨演讲。然而,随着时局的动荡和国难日渐深重,这场原定于1931年10月10日召开的第五届全国运动会竟未能如期举行,而是一拖再拖,延期达两年之久。
1933年10月10日,为了鼓舞全民抗战士气,也为了“倡全民运动,救国家危亡”“提倡国民体育、振刷民族精神”,第五届全国运动会延期两年后在南京开幕。
东北沦陷区队伍入场观众痛哭失声
隆重的开幕式吸引了近5万名观众,来自33个省区的2000多名运动员和裁判员伴随着激昂的军乐依次入场。其中有一支最为特殊的队伍,他们刚刚入场便获得了观众的热烈掌声,全场振奋,甚至有不少人伴着掌声泪如雨下。
这是一支由11名运动员组成的队伍,队员来自白山黑水间,在张学良的支持下摆脱日本宪兵的监视,扛着辽宁、吉林、黑龙江、热河四省的大旗行走在运动场上。他们身穿临时赶制的白背心和黑短裤,以“白山黑水”为隐喻,表示不忘东北大好河山。
此时东北沦陷已达两年之久,在“体育救国”的口号中,东北的运动员代表宣读了公开信:“诸位同志,我们是代表东北同胞而来赴全运会的选手。我们不敢猜想诸位朋友对我们作何样的感想,但我们自己实在是痛苦到万分,因为国辱民奴,我们的父母兄弟姐妹天天在东北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我们冒着好多困难来了,眼前这江南风景,越发触动了我们家亡国破的悲哀,男儿有泪不轻弹,皆因未到伤心处。我们这次来参加比赛,不如说是来报告东北的惨状……我们绝大信心便是中国不亡,东北不亡,我们今日要宣誓:共同奋斗,去夺取我们的最大锦标——光复东北。”
这一饱含血泪的宣誓不仅让全场唏嘘不已、痛哭失声,更激起了民众御侮救国的抗日情感。连坐在主席台上的国民党政要,也和民众一起,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收复失地”“还我河山”等口号。
短跑冠军刘长春希望第六届全运会能在东北举行
在为时11天的拼搏角逐中,本届全运会共有21项田径成绩、4项游泳成绩打破全国纪录。上海代表队获得这届全国运动会的奖牌总数第一名。
最耀眼的明星莫过于来自辽宁的选手刘长春,他分别以10.7秒和22秒的优异成绩创造了100米和200米两项短跑全国纪录,接近于世界纪录。而他创造的10.7秒的百米纪录保持了25年,直到1958年才被新中国运动员梁建勋打破。
早前,中国体育协会便向教育部申请参加1932年在美国洛杉矶举办的第十届奥运会。临近参加时,教育部却以准备不足为由取消了参赛。日本人得知刘长春的杰出表现,便试图邀请刘长春代表“满洲国”参赛。1932年6月12日,上海《申报》曾刊登一则消息:洛杉矶奥运筹备会接受“伪满洲国”的报名,将代表中国参加奥运会,而“伪满洲国”已经决定派遣于希渭和刘长春两位选手,由日本人率领赴洛杉矶参加奥运会。当时中国抗日情绪高涨,这一消息瞬间引起了舆论的轩然大波。
对此,刘长春在《大公报》上发表
声明称:“我是中华民族炎黄子孙,是中国人,绝不代表日‘伪满洲国’参加第十届奥运会。”
为了粉碎日本人扶持“伪满洲国”取代中国地位的阴谋,刘长春随后接受东北大学校长张学良捐助,代表中国参加第十届奥运会。由于长途奔波、身体劳累等原因,刘长春没有取得名次,但他开创了中国参加奥运会的先河。
在第五届全运会的闭幕式上,刘长春代表东北四省运动员宣读了告别书:“我代表东北四省全体运动员,热烈地希望、虔诚地祈祷,第六届全国运动会在辽宁的东北大学体育场举行,希望全国同胞不要忘记恢复东北的大好河山,收复失地。”
延伸阅读
万米赛跑现乌龙
1933年10月14日下午是男子万米赛跑的决赛时间,也是当天下午的最后一个项目。这场比赛因误判而导致“乌龙”,并增加了一场激动人心的比赛。
当时共有参赛者40多人,发令枪响后,山西选手谷德胜、上海选手王正林等一路遥遥领先。跑到最后一圈(第20圈)时,江苏选手金仲康猛地冲上前来,超过谷、王二人率先撞过终点线,获得冠军。就在江苏队员开始欢呼时,观众却纷纷表示疑惑:明明是谷、王等人一直跑在最前列,怎么反倒是金仲康突然率先冲向终点线呢?
原来,是裁判记错了圈数,选手金仲康跑完全程之后才发现自己少跑了一圈。
联席会议决定取消金仲康的冠军资格,第二名谷德胜升为冠军,第三名王正林升为亚军。对此,江苏队表示不服气。江苏总领队张东屏提出书面抗议被驳回后,又向大会提出请求定期召集金、谷等人重作表演比赛。
针对这种局面,经大会裁判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同意,并征得前4名运动员认可后,大会决定于19日下午再举行一次万米赛,比赛结果不计入正式成绩。这次比赛参加者仅10人。起跑后,谷、王二人一路领先,金仲康紧随其后。到了最后一圈,金仲康突然加速超越群雄,冲过了终点线。竞赛委员会委员长王正廷为金仲康授予奖品以资安慰。(摘自北京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