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B06版:日报04版
          

“鹤”的汉字“基因密码”


鹤 吴昌硕




□袁红战

鹤,是人们心中的吉祥鸟,故国人常在鹤之名前冠以“仙”字,谓之“仙鹤”。鹤壁,一个因“仙鹤栖于南山峭壁”而得名的豫北城市,也因此愈加富有诗意。

鲁迅先生曾把汉字之美概括为三美: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意美以感心。鹤壁之美,美在“鹤”字,读之音,思其形,感其义,一只清丽脱俗飘舞于青山秀水之间的仙鹤形象便浮现于心,同时浮现的,还有这如鹤般灵秀的豫北新城。

汉字属于表意文字,可以看字知意,这有赖于文字中蕴藏的“基因密码”能够被我们感知识别,从而大概推知这个字的含义。如见“木”知“林”,由“本”晓“末”,“柳”、“杨”都是树,“泾”、“渭”皆为水等等。

要探究“鹤”字的“基因密码”,我们不妨把“鹤”拆开来看一看。《说文解字》讲:“鹤,鸣九皋,声闻于天。从鸟,隺(hè)声。”鹤为形声字,可拆分为“隺”和“鸟”,鸟为形旁,隺为声旁。

“鸟”属象形字,《说文解字》讲:“鸟,长尾禽总名也。象形。鸟之足似匕,从匕。凡鸟之属皆从鸟。”鸟的甲骨文字形像长尾飞禽, 描画了飞禽的喙、羽、爪,包括小篆字形,都极像一只飞鸟。“鸟”的造字本义指长尾飞禽,现在常作为飞禽的总名。与鸟相关的字,多采用“鸟”作偏旁。

“隺”上下又可拆分成“冖(mì)”和“隹(zhuī)”。“隹”字其实也是鸟的象形字,《说文解字》解释为:“隹,鸟之短尾总名也。象形。凡隹之属皆从隹。”隹的甲骨文像喙利翼长的鸟。“鸟”主要指长尾鸟,“隹”指的主要是短尾鸟。篆文基本承续金文字形,突出翅膀,省去了爪形。“隹”后来成为单纯字件,作为偏旁,与鸟字旁同义。

“隺”字中的“冖”是“冂(jiōng)”上下压缩变形而来,目的是为了适合汉字结构美的需要。《说文解字》讲:“邑外谓之郊,郊外谓之野,野外谓之林,林外谓之冂,象远界也”。“冂”字形的两竖表示两侧,像高高的天宇和遥远的边界。所以,“冂”有遥远、边界、广大、空旷的含义。

由“冖”和“隹”会意组合而成的“隺”字,是“鹤”的本字,《说文解字》把“隺”解释为“高至也。从隹,上欲出冂”。“隹”的左撇向上突破象征天宇的“冂”框,很形象地体现出“鹤有冲霄心”、“鸟往高处飞”和“极高”的含义。

当“隺”作为单纯构字字件后,篆书再加“鸟”旁另造了一个“鹤”字,隶书误将篆文的鸟羽与鸟爪写成四点底,至此,“鹤”的羽、爪形象尽失,楷书则干脆把四点简化成为一横,成为现在咱们看到的“鹤”字的形象。从“鹤”字的构字部件,我们几乎可以描绘出鹤“云鹤游天”“鹤鸣九皋”的仙姿,也能感受到“云是鹤家乡”的自由和旷远。

鹤有灵性,在中华文明史上被赋予了深刻的文化内涵,是仅次于龙凤的重要的中华标志,人们把鹤称为“一品鸟”,于是鹤也成为诗词名句中的常客。

 鹤是优雅美丽的仙子:“羽毛似雪无瑕点,顾影秋池舞白云”“低头乍恐丹砂落,晒翅常疑白雪消”;鹤是高情远志的雅士:“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心同野鹤与尘远,诗似冰壶见底清”;鹤是忠诚忠贞的表率:“白鹤万里遥相印,戏水鸳鸯若有情”“青山隐隐孤舟微,白鹤双飞忽相见”;鹤是幸福长寿的象征:“鹤发老人携紫竹,往来花下歌春曲”“红衫侍女频倾酒,龟鹤仙人来献寿”。

太行春晓,淇水风清,迎春吐黄,樱花泛红,鹤舞鹤翔,百鸟嘤嘤。美丽的鹤城又迎来一个明媚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