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拐杖
2018-03-29 17:34:18
□张志芹
我的母亲今年75岁,和所有的劳动妇女一样,平凡又朴实。
在那个吃饭穿衣都还拮据的年代,母亲养育了我们姐弟6人。白天,她奔忙于田间地头,“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到了晚上,等到把生病的奶奶和我们这群小吃货安顿入睡后,母亲又开始了每晚的织补。记忆中无数个静谧的夜晚,在昏暗的灯光下,一针一线,母亲专注地缝补着衣衫、纳着千层底布鞋,瘦弱的身影映照在粗糙的墙壁上。
母亲心灵手巧,是一个爱整洁好体面的人,为了不使儿女们在别人面前寒酸,她会在褪了色的衣服上绣上一朵精致的小花儿,或是在破洞口缝上一块儿亮色的布料做口袋。老大老二穿小的衣服,经过母亲巧手改良,反面正穿,宽窄合体,竟能把小五小六乐得合不拢嘴地四处炫耀:“我们有新衣服咯,我们有新衣穿咯……”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母亲用她并不健壮的身躯,为我们遮风挡雨;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忍耐谦让。她把无私无瑕的爱洒给了春露,洒给了秋霜;留给了晨曦,留给了暮霭;分给了老人,分给了孩儿,却唯独忘了她自己。
“门前老树长新芽,院里枯木又开花,半生存了好多话,藏进了满头白发……”伴随着柴米油盐的芳香,流淌过喜怒哀乐的年华,我们长大了,母亲却老了。岁月荏苒,母亲的身体大不如前,头发变得花白,挺直的背脊变得佝偻了,腿病的摧残也让母亲多了一个伙伴——拐杖。
2015年秋季,母亲的股骨头坏死恶化,医生说必须做置换手术。时间定格在10月20日下午,母亲静静地躺在推往手术室的病床上。父亲和我们手扶床沿儿紧紧跟随。我们强忍着眼泪、克制着担心一路宽慰母亲:“娘,不要怕,手术很快的!”“奶奶,你要坚强!”“姥姥,加油!我们在外面等你吃大餐哦!”此时的母亲一句话也不说,嘴角挂着一丝微笑。到了手术室门口,突然,我看到母亲睁大眼睛盯着我们,眼角淌下几颗泪珠。我们还没来得及为她擦拭,医生就关上了门。在门外面等候的我们心神不宁、坐立不安。
仿佛等了一个世纪,门终于打开了!尽管身子很虚弱,但是母亲已经清醒,面带微笑注视着我们。经过这场磨难,母亲犹如劫后重生,学着站立,蹒跚学步,一步、两步……
母亲现在更加豁达,很享受眼下的安逸生活。但她再不能离开拐杖了。每每邀她外出散心或是游玩,她总爱说:“老了,走不动了。我能看见你们就很好了。”母亲说得很轻松,我们听着却很伤感——母亲是怕自己行动不便给我们添麻烦。
岁月的流逝是无声的,母亲的付出是无私的。在我眼里,母亲是我的太阳,给予我温暖,赐予我力量。母亲是永远值得洒泪而感怀的岁月,是一篇总也读不完的故事。
亲爱的母亲,您是孩儿的天,孩儿就是您的拐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