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B04版:日报04版
          

用比绣花针还细的针缝合破裂的眼球———记市人民医院眼科主任袁庆彩


 显微镜下,袁庆彩为患者做手术。市人民医院供图


□鹤报融媒体记者 范丽丽

 眼是一个精密的器官,又是一个非常脆弱的部位。因此,眼科医生的技术是方寸之间的艺术。

 她可以在显微镜下成功缝合破裂的眼球,也能摘除贯通患者眼部、面部的一根一米多长的钢筋。同行都说眼科手术像绣花,可她的“针上”功夫了不得,她就是市人民医院眼科主任袁庆彩。6月6日,在市人民医院眼科诊室,记者采访了袁庆彩。

结缘眼科

高中时到医院参加社会实践,眼科的神奇在她心里埋下了种子

谈起自己因何与眼科结缘,袁庆彩有些怀念:“高中时我们都会参加社会实践,我参加的实践是在医院里进行的,带我学习的老师是一名眼科医生,眼科的神奇和医学的神圣在我心里埋下了种子。”

1977年,袁庆彩参加高考,并以优异成绩进入原河南煤炭学校学医。1983年,袁庆彩来到市人民医院成为一名眼科医生。

艺高胆大

显微镜下成功 缝合破裂的眼球

 眼部手术多在显微镜下进行,眼科医生用着比绣花针还细的针进行手术,手术带教相对困难,因此眼科医生的成长周期较长。袁庆彩为了成为一名优秀的眼科医生,不断学习进取,并多次去上级医院进修,逐渐掌握了多种眼部手术技术,比如准分子激光矫正近视手术、青光眼手术治疗、白内障手术治疗、眼部美容及整形等。

记者正在采访时,患者老宋来到诊室找袁庆彩做眼部复查。原来,2017年一次车祸中,老宋的右眼被异物击中,导致眼球破裂。“当时我觉得我的右眼肯定要瞎了,到医院后袁主任紧急为我做手术,帮我保住了右眼眼球。现在我右眼视力是0.3,每次想到这件事儿我都非常感谢袁主任。”老宋激动地说。

2014年夏天,一位建筑工人从高空坠落,下方竖立的钢筋穿过了他的上、下眼睑及脸部肌肉,救治这样的患者有极高的风险。但袁庆彩胆大心细,成功帮患者摘除贯通眼部、面部的一根一米多长的钢筋。术后患者恢复良好,仅一周便康复出院。

紧跟前沿

努力把眼科做精、做细、做强

 时代在进步,眼科技术也在不断更新。“只要上级医院开展新项目,我就会思考这是不是我们本地患者所需要的技术。拿准分子激光矫正近视手术来说,早在十几年前,我们就将其引进。目前已有4000多名近视患者通过手术摘掉了眼镜。”袁庆彩说。

据袁庆彩分析,今后三大类眼病患者群体值得关注:1.青少年。青少年学习负担重,大多爱用电子产品,该群体视力问题将越来越突出。2.老年白内障患者。随着人口寿命不断增长,老年人不断增多,老年白内障患者也会越来越多。3.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近几年不断增多,这两种疾病引起的视网膜病变患者会越来越多。“今后,我们要紧跟眼科领域前沿,不断引入新的治疗技术,努力把眼科做精、做细、做强。”袁庆彩说。

35年精勤不倦,袁庆彩为数以万计的患者解除痛苦、恢复光明,为此她获得很多荣誉:被评为我市科技拔尖人才,是我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被市卫计委评为“鹤壁市名医”。此外,袁庆彩还是省医学会眼科分会委员、省医师学会眼科分会委员、市医学会眼科分会主任委员。

“我一生只做一件事——还患者更加清晰的世界,提高患者的幸福指数。”袁庆彩笑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