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B04版:日报04版
          

市人民医院总院区心内科二病区12名医护人员奋战3小时成功救回一呼吸心跳骤停的心梗老人


抢救现场。市人民医院供图


 本报讯 (鹤报融媒体记者 范丽丽)“感谢你们救了我爸爸,感谢你们给予他及时有效的抢救。”6月8日,在市人民医院总院区心内科二病区医生办公室,患者李平(化名)的儿子带着感谢信和锦旗感激地说。

对一周前的那次抢救,市人民医院总院区心内科二病区主任党彦平印象很深。通过医生和患者家属的讲述,记者还原了当天的情景。

 重锻炼轻体检,健身达人早起后胸闷心慌

“我爸爸今年63岁,特别注意锻炼身体,每天都会步行5公里,为此他对自己的身体健康状态特别自信。一个多月前他陪俺妈来找党主任看病时,党主任已经发现他的心脏有问题,要求他进行检查,他还不以为然。”李平的儿子说。

5月30日6时,李平起床后感觉自己有些胸闷、呼吸不畅,但他并未在意,依然正常拖地、做饭。直到当天7时30分,李平发现自己依旧胸闷难受,于是拨打了120急救电话,救护车把他接到了最近的医院。经检查,李平被确诊为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医生建议做急诊PCI(冠脉介入)手术。由于市人民医院是我市唯一能开展急诊PCI(冠脉介入)手术的医院,李平被紧急送往市人民医院。

电梯里患者突发阿-斯综合征,呼吸 心跳骤停

8时10分,市人民医院心内科二病区的医务人员早早到岗,正要开始工作时,一个电话打破了这里的平静:“一个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的患者要转入我院!”电话挂断的瞬间,心内科二病区的医护人员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进入一级备战状态。

心内科二病区副主任医师王自豪立即前往急诊科接应患者,在急诊电梯内,李平突发阿-斯综合征,随即出现呼吸心跳骤停症状,表现为四肢抽搐、面色紫绀、牙关紧闭等,王自豪立即给予心前区叩击、胸外按压等措施进行抢救。

“阿-斯综合征是由于心排出量短时间内急剧减少,导致急性脑缺血所引起的晕厥及抽搐。王自豪所采取的心前区叩击、胸外按压等措施,为我们成功抢救患者赢得了时间。”党彦平说。

在电梯门打开的一瞬间,王自豪边按压边大声呼喊:“快,准备除颤仪立刻除颤!”听到声音,所有人员飞奔到抢救间内。

 经过3个小时、 18次电除颤,最终 成功抢救患者

 进入抢救间内,党彦平迅速下达抢救指令:除颤—按压—上呼吸机—再除颤—按压—再除颤……王自豪熟练准确地除颤、按压,侯艳艳、张南南两位医生快速配合王自豪;护士们迅速为李平扎上套管针,静推药品;护士刘晶一遍又一遍测量着患者的生命体征;护士张利霞、张奋飞双手加压液体,快速补液……

“室颤再除!快!美托洛尔5mg静推!”“持续按压,不能间断,大家轮流上!”“洛贝林1支、可拉明1支静推,胺碘酮300mg加盐水250ml静滴”……

一道道抢救指令被党彦平说出来,又被抢救间内的所有医护人员迅速准确地执行着,密切而熟练的配合,让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紧张而团结的气氛。

1小时过去了,为患者进行了18次电除颤的王自豪后背已经被汗水湿透,护士胡彦红跪到地上双手按住患者的手。“不能放弃!注意脑保护及防止电解质紊乱,继续按压!”党彦平鼓励着大家。

“抢救成功,患者恢复自主呼吸,各项生命体征逐渐平稳。”3个小时后,党彦平宣布了抢救成功的消息,“当天共有12位医护人员参与抢救。目前患者还在医院接受观察治疗,各项指标都比较平稳。”

 留心心梗征兆,尽早接受治疗

“很多人都觉得心梗是突然发作,没办法提前知道。”党彦平说,“其实,心梗发作一般早在数天或数月前就可能出现征兆。”

那么心梗的征兆有哪些呢?党彦平介绍,在日常生活中,老人如果出现下列情况,要及时就医。

1.劳累或精神紧张时,出现胸骨后或心前区闷痛、紧缩样疼痛症状,并向左肩、左上臂放射,持续3至5分钟,休息后自行缓解;

2.体力活动时出现胸闷、心悸、气短症状,休息后自行缓解;

3.出现与运动有关的头痛、牙痛、肢体疼痛等症状;

4.饱餐、寒冷或看惊险影片时出现胸痛、心悸症状;

5.夜晚睡眠枕头低时,感到胸闷、憋气,需要高枕卧位方感舒适;熟睡或白天平卧时突然胸痛、心悸、呼吸困难,需立即坐起或站立方能缓解;

6.用力排便时,出现心悸、胸闷、气急或胸痛不适;

7.听到噪声便感到心悸、胸闷;

8.反复出现脉搏不齐,不明原因心动过速或过缓症状。

党彦平提醒广大市民:“有上述表现者,需要尽早到医院就诊。李平的抢救成功得益于患者坚持锻炼且体质较好、家属的配合和医务人员的团结协作。希望中老年人也从中吸取教训,要定期体检,以便尽早发现疾病,及早接受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