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B02版:日报02版
          

过去全家忙半月现在收麦只一晌

(上接第一版)

 植保无人机一晌喷药100亩

 在淇县老庄村科丰农机服务合作社,老庄村党支部书记、合作社理事长孙保林正在调试植保无人机。

“手动式喷药器一上午最多打5亩地,而无人机喷药则能达到100亩左右。”孙保林自豪地说,除了植保无人机外,带有计亩测产功能、免耕精量播种等新技术的农机,也被他一一引进。

孙保林今年刚购买了两台新型的深松分层施肥精量播种机。看外形,新式播种机和老式播种机并无太大差异,但新式播种机采用了指尖式排种器,翻地的犁在横向上也多了四道刀片。“除了避免漏种,新式的播种机增加了翻地深度,还可以根据土层深度进行缓控施肥。”孙保林对新农机大加赞赏。

在孙保林看来,农机是农民轻松收获、科学种田的好帮手,而信息和互联网技术的使用,则让农民种粮更有底气。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在科丰农机服务合作社的办公室内,一块显示屏上实时显示着气温、风速、湿度、防火等级等气象信息。这台名为气象为农服务多媒体信息机的设备和农田中的监测仪器连接,除了能随时监测天气情况外,还能监测出土壤中的水分含量。这样的信息技术,被村民称为“千里眼”和“顺风耳”。

“气象部门在地里装的这套设备连着网络,在家就能知晓天气,了解农作物的生长状况。”老庄村村民冀红军告诉记者,自从2018年村里有了这台设备,但凡有恶劣天气或者作物缺水,农业、气象部门就会实时将信息反馈给农民,让农民及时应对,减少因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

 开收割机收麦一天能赚300元

 孙保林的农机合作社成立于2010年,从建设初期的7户发展到了现在的52户,辐射带动农户256户,并与25户贫困户结对帮扶,为周边村庄的农户提供“耕、种、管、收”一条龙服务。

在老庄村脱贫户郝秋领眼中,村里成立的合作社,给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前年在孙书记的帮助下,我顺利考取了农机驾驶证,每到农忙时,开农机一天能挣300元。”郝秋领说,越来越多的农机让他有了新的就业选择。

孙保林告诉记者,合作社除了给困难群众提供工作岗位,还会免费为全体村民进行土地深松,对五保户、特困户更是有免费试用农机的特别照顾。今年合作社还准备购买新型农机,用来发展林下经济,种植中草药,同时加大秸秆回收、还田力度,以更加精准、更加高效的运营机制服务乡村振兴。

无论是邢连才还是孙保林,他们都是农业机械化的践行者。从小型拖拉机升级到大中型联合收割机,从手动式喷药器到植保无人机,从看重农机价格到注重农机性能,农业机械化不仅让农业生产提质增效,也为农业规模化经营、促进农民不断增收打下了坚实基础。

“今年麦收期间,增加了许多大喂入量收割机,小麦机收率达97%以上。”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秦学田介绍,通过农业机械化的推广,即使遇到恶劣天气,麦子出现倒伏,或者特殊的地形地貌,也能确保农民应收尽收。

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局农机部门了解到,截止到2018年年底,我市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92%,农业机械总动力230.5万千瓦。全市拥有各种拖拉机84589台(套),联合收割机9284台,其中小麦联合收获机6050台,玉米联合收获机3234台,各种配套农机具216144套。

“下一步,我们要更加注重大型联合式、复合式机械设备等现代化农业机械的引进,培养更多技术成熟、掌握现代农业科技知识的农机手。同时,要以信息化为引领,加大科技、信息、物联、新型机械生产等融合发展,扛稳粮食生产责任,把习总书记‘藏粮于技’的指示要求落到实处。”秦学田说。

c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