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B05版:日报04版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宋豫秦:把隋唐大运河与京杭大运河视为整体加以保护

过往我们在保护研究隋唐大运河时,总是以单一学科对运河文化带上的一个个“节点”入手。我要强调的是,大运河世界遗产包括京杭大运河和隋唐大运河,我们需要整合学科、协同发力,让运河文化带上的一个个“散珠碎玉”串成“心形项链”。

隋唐大运河沿线保留着大量“活态”因子,如通济渠和永济渠的河道轮廓犹在,不少堤岸、码头、仓储、桥梁、沉船、通槽、碑刻等或留存于地表,或埋藏于地下。正是这些“活态”因子,构成了隋唐大运河这样一个庞大的“活的有机体”,沿运河各地散件的遗迹和遗物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固有的价值。因此我们要将隋唐大运河看成一个整体,将其与京杭大运河视为一个整体加以保护。

此外,我建议要重现隋唐大运河,让隋唐大运河继续发挥作用。隋唐大运河主要流经的黄淮海平原是我国人口密集区和粮食主产区,也是严重的缺水区。重现隋唐大运河,不仅能缓解沿运河地区用水压力,还能一定程度分担南水北调供水压力,缓解黄河“功能性断流”的压力。

c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