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B01版:日报01版
          

淇县年初以来谋划七大类百城建设提质工程,目前已完成投资37.6亿元,为年度计划的84%以规划为发展总纲彰显城市特色提升群众幸福感

□本报记者 牛蕾

今年年初以来,淇县紧紧围绕新型城市淇县和鹤壁城市副中心建设目标,确立“连山映水、古今交融、生态宜居的商卫文化名城和鹤壁城市副中心”的城市定位,共谋划了七大类百城建设提质工程、33项重点任务、76个提质项目,年内计划完成投资45亿元,截至目前,已完成投资37.6亿元,为年度计划的84%。百城建设提质工程使城区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显著提升。

围绕四篇文章,高水平编制规划,彰显城市特色

“我们围绕‘以水润城、以绿荫城、以文化城、以业兴城’四篇文章,将高标准规划作为推动百城建设提质的先决条件,聘请深圳大学规划设计院、省城乡规划设计院有关专家,对提质工程进行策划规划。”淇县副县长张永胜介绍,淇县按照多规合一、鹤淇一体要求,对接融入全市城市规划布局,确立了“连山映水、古今交融、生态宜居的商卫文化名城和鹤壁城市副中心”的城市定位。制定县域总体规划、县城控制性详细规划、控制性规划、详细性规划等各类规划42项,其中已编制完成40项。淇县的百城建设提质工程形成了以城乡总体规划为指引、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主导、专项规划为支撑的城乡协调、功能互补、定位清晰的规划体系。

 淇县中山街主要是传统的居住建筑和沿街商铺,至今依旧保留着上世纪初到上世纪90年代之间的建筑,建筑风格反映了豫北地区传统建筑的特征。依托中山街历史街区,淇县规划实施了朝歌老街改造项目。

“为使建筑风格相互协调,项目实施中坚持修旧如旧的原则,两侧沿街建筑进行整修,路面采用青石板铺装,修复破损的建筑,对立面、屋顶进行整体设计,并采用统一的装饰符号。”淇县城乡建设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建说。

围绕“以文化城”,淇县谋划推进了朝歌老街开发、中心阁复建、卫国故城墙保护、摘星台公园提升、康氏文化苑建设等一批文化项目。围绕“以水润城”,淇县赵家渠水生态治理和护城河、龙须沟黑臭水体治理工程正在推进,年内将竣工。围绕“以绿荫城”,淇县以园林城市创建为抓手,统筹推进道路绿化、游园建设、单位庭院绿化和围城林建设,着力营造“城在林中、人在绿中”的亮丽景观。围绕“以业兴城”,(下转第二版)

c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