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B04版: 日报04版
          

让每个孩子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浚县善堂镇中心小学养成教育工作纪实

□乔现周

浚县善堂镇中心小学现有14个教学班,32位专职教师,1038名学生。近年来,该校以《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具体目标,多形式、多途径地对学生进行文明习惯的养成教育,走出了一条“规范引路、训练养成、活动促进、为求实效”的德育新路。该校先后获得“浚县教育教学管理先进单位”、“市级文明校园”、“市综合治理·安全先进单位”、“河南省素质教育实验学校”、“鹤壁市示范性小学”等二十余项殊荣。

  制定规范,约束引导。学校制订了通俗易懂、简洁易记的行为规范。

  如“护墙五不”:手不摸墙、脚不蹬墙、身不靠墙、物不触墙、笔不画墙;“校外文明五不”:娱乐不进入“三室一厅”、行路不违反交通规则、游玩不破坏花草树木、交往不聚群斗殴、花钱不铺张浪费;上下楼梯要求:右行、礼让、慢步轻声。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要求,把养成教育内容分阶段分步骤进行实施。

  强化训练,养成习惯。新生入学前,学校集中对新生进行学校规范教育,讲解常规要求,示范标准动作,适时加强练习。新学期开学初,对全校学生进行强化训练。每学期开学第一周,该校都要规定养成教育内容,要求学生对行为规范、校纪校规进行复习,并结合实际训练养成。学期中间,举办礼仪表演、队列队形表演、广播体操比赛、自理小能手竞赛等活动。

  开展活动,促进养成。开展班队活动是德育工作的生命所在,也是养成教育的好途径、好载体。近年来,该校先后开展了“讲文明、树新风、争当文明使者”、“每周记一条礼仪格言,为人生养成良好习惯”、“班级事务一人一岗”等活动,促进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优化环境,感染熏陶。为达到环境育人的目的,近年来,该校先后实施了净化、美化、诗化等工程,同时开展优化家庭育人环境活动,创办了家长学校,印制了“学生·家校联系册”,要求家长每周对孩子在家庭的学习、礼仪、自理、家务等方面逐项评价打分,并反馈给学校,老师也及时把学生的情况通报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