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B02版: 日报02版
          

淇县朝歌街道办事处东关村农户种植晚秋黄梨每年增收上万元

  本报讯 (记者 李鹏 通讯员 马淇山)“我种了两亩多梨,今年已经卖了5000多斤,每斤均价2.5元,今年又挣了上万元。”10月11日,淇县朝歌街道办事处东关村村民张长海指着树上黄澄澄的梨子,满脸都是幸福。

东关村党支部书记王宝宝为帮村里群众致富,通过咨询专家并且到宁陵、冠县等地考察,决定调整农业结构,成立合作社种植晚秋黄梨。从2009年开始,该村投入资金120万元,种了10万余株晚秋黄梨。

10月11日,王宝宝带着记者来到了梨园。“尽管今年不是盛果期,但是每亩地至少能产黄梨5000斤以上。晚秋黄梨个大皮薄核小,吃起来脆甜无渣,销路很好,即使自己卖不出去,我们村的东宝秋乐专业合作社也会统一收购。”王宝宝介绍。

为提高村民种梨积极性,树苗、技术服务、物流配送全免费。王宝宝说:“合作社统一免费提供果苗,种梨过程中遇上了难题,我们请淇县林业局的技术人员上门指导,合作社还免费提供农药,统一回收果品,免费物流配送。”

东关村全村210户村民,192户种植了晚秋黄梨、早熟梨等经济作物,种植户平均每年增收上万元。

一家富不是富,大家富才是真正富,该村还筹划建设综合性生态示范园,包括酒店、鱼塘、游乐场等,吸引更多的商家和游客,让村民的腰包更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