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有了农林植保直升机1小时可作业800亩能有效实现低量和超低量施药
2013-10-21 23:50:06
本报讯 (记者 张忠诚 汪丽娜)巨大的轰鸣声响彻耳际,螺旋桨带来的气流吹得人站立不稳,白色的直升机旋即向蓝天冲去。10月21日,在浚县裕丰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我市首架农林植保直升机试飞成功。
作为全国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市,我市有39个万亩玉米高产创建示范片、42个小麦高产创建万亩示范区。测产验收结果表明,我市整建制玉米和小麦高产创建的产量累计创23项全国高产纪录。浚县裕丰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就是推进高产创建示范片的一个代表。他们流转土地3000亩,托管土地5000亩,拥有120多台套农用机械,对土地进行集约化的现代化作业,有效实现了规模化种植。今秋出动玉米收获机、播种机等30多台大型机械,作业面积达1.2万亩。
为了更好地进行规模种植,裕丰合作社尝试使用直升机进行病虫害防治,这是我市首架农业合作社购买用于农林植保的直升机。使用直升机进行农药喷洒、喷雾等植保作业,不仅能节约劳动力,而且能有效实现低量和超低量施药。作业时,可以利用气流作用于作物根部,提高农药利用率达30倍以上。裕丰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上周以200万元购买的直升机,是罗特威A600型直升机,性能优异,使用普通汽油作为燃料。它最大起飞重量能达680公斤,1次飞行就能作业800亩,时间只需要60分钟。
裕丰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经理徐同喜给记者算了笔账:使用传统的背负式喷雾技术,1人1天只能作业15亩地。合作社以前用的自走式喷雾机,1天能作业100亩地。而使用直升机进行病虫害防治,1架飞机1天能作业5000亩。“1架直升机1天能顶上330多个人工,或者50台自走式喷雾机。”徐同喜表示。
“以后我们就能用飞机种地了。”看到飞机升上天空的场景,合作社的农民们兴奋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