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B03版: 日报03版
          

赵忠贤:曾两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
屠呦呦:非院士获最高科技奖第一人


赵忠贤为中国高温超导奠基人之一



屠呦呦发现青蒿素曾获诺贝尔奖


两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

“我这一辈子只做一件事,就是探索超导体、开展超导机理研究。”中国科学院院士、物理学家赵忠贤认为,“如果我们的社会,每个人都持之以恒做一件事,很多问题都可以解决”。

赵忠贤1976年起一直在中科院物理所从事探索高临界温度超导体研究,因对液氮温区超导体研究的贡献,于1987年获第三世界科学院物理奖。1989年、2013年,他领衔的科研团队先后摘得代表基础研究创新能力的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

以他为代表的物理所团队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团队,因“40K以上铁基高温超导体的发现及若干基本物理性质研究”的突出贡献,荣获201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这是继他与物理所同事在1989年“液氮温区氧化物超导体的发现及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集体一等奖以来,又一项高温超导研究领域的国际一流成果。此前,该奖项已连续空缺3年。

高温超导领域“深w耕”40年

  如今已经是赵忠贤在高温超导领域的第40个年头。早在1976年,赵忠贤就开始了高临界温度超导体的探索。他凭借多年的超导积累,成为世界上最早意识到这项工作重要性的少数 科学家之一。

  赵忠贤等人坚信“科学研究是为了探索物质世界的奥秘”,顶着“没有好文章”的压力,继续在具有特殊磁或电荷有序的层状结构体系中探索可能存在的高温超导体,最终为第二类高温超导家族的发现做出了贡献。

2015年摘得诺奖

却并未获得最高科技奖

2015年,85岁的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等3人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她也是首位获得诺奖科学类奖项的中国人。2016年,屠呦呦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她是自国家最高科技奖设立以来首位女性获得此殊荣,与此同时也是首位非院士专家获得该奖项。

  上一年度对于屠呦呦为何获得诺贝尔奖却没有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国家科技奖励办负责人表示:“最高科技奖有自己的法定程序,如果没有人推荐她,我们也没有办法。”

总是在自己身上试药

85岁仍带项目

屠呦呦生于1930年12月30日,是我国著名的药学家,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

青蒿素的成果,出自40多年前我国一项被命名为“523”的疟疾防治科研项目。成功,在190次失败之后。1971年,屠呦呦课题组在第191次低沸点实验中发现了抗疟效果为100%的青蒿提取物。1972年,研究人员从这一提取物中提炼出抗疟有效成分——青蒿素。让屠呦呦的不少同学印象深刻的是,搞中药研发的她总是在自己身上试药,只为获得最真实的体验。屠呦呦分配到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工作之后的55年里,她几乎没有长时间离开过东直门附近的那座小楼。85岁高龄时,屠呦呦依旧在那座小楼的一间办公室带着项目。

(综合新华社、《法制晚报》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