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铁动卧票价别急于吐槽
2014-12-17 03:20:06
14日,中国铁路官网12306发出公告,公布首次开行的高铁动卧夕发朝至列车的时刻表和票价,有人认为票价“高不可攀”。推出升级版的高铁动卧,并按需动态调整票价,应属铁总破解购票难、尊重市场规律等方面探索创新之举,对这种以市场化为导向的改革,公众理应有更多耐心和理性。
□屈金轶
自2015年1月1日起至3月15日止,铁路部门将在北京至广州、深圳间,上海至广州、深圳间,增开8对高铁动卧夕发朝至列车。14日,中国铁路官网12306发出公告,正式公布首次开行的高铁动卧夕发朝至列车的时刻表和票价。相比普通高铁票的一口价,高铁动卧在价格上将根据市场需求进行动态调整,主要分为平日、周末、春节高峰日三种票价,并且模仿民航购票方式,对提前购票的不同时段也给予不同的票价优惠。
铁总此次明确将增开多趟高铁动卧列车,并实行平日、周末、节假日等三种票价,无疑是其继实施车票预售期延长至60天后,在短短的半个月的时间内,又一次主动而为的市场化尝试,理应点赞。
然而,令人感到意外的是,铁总的这一客运新政却引发网友质疑。比如,有人认为票价“高不可攀”。以“北京到深圳”为例,“四人包房”的动卧票价最低999元、最高2200元,而往返深圳、北京的机票优惠时仅需1300元。“看样子,高铁动卧不是给我们平民开设的。”网友的揶揄似乎有点道理,但是稍加分析,不难发现其偏颇之处。
客观地讲,任何改革或改良,在解决痼疾的同时,难免会带来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但我们不能因此拒绝改革、改良。推出升级版的高铁动卧,并按需动态调整票价,应属铁总破解购票难、尊重市场规律等方面探索创新之举。对这种以市场化为导向的改革,公众理应有更多耐心和理性。犹记得,当高铁首次驶入公众视野时,社会质疑之声可谓气势汹汹,但如今人们不但接受了这种新的出行方式,还尽情享受着它的快捷与舒适。当网络购票首次推出时,不少人也对其横加指责,称“对某类人不公平”,但如今网络购票已成多数乘客购票首选。
此次高铁动卧的推出,无疑亦是铁总顺应市场需求、求变创新的一步新棋。众所周知,让市场起到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是所有市场经济活动的核心要素。从高铁途经之地来看,北上广等地的部分人,已具备个性化、多样化消费需求及获得更优良的出行服务的内心渴望。因此,此次高铁动卧夕发朝至,在提升了长距离旅行舒适度的同时,在时间点的选择上也更加人性化。比如,高铁动卧夕发朝至,与午夜“空中飞人”的“两头见星星”的窘境及“机场转市区”的穷折腾相比,自然幸福得多。当然,这种个性化、多样化的服务,不能以牺牲高铁的公益性为代价。
“物不因不生,不革不成”。既然铁路市场化改革是一场探索性改革,就难免会存在或多或少的不足,铁总不必为此畏首畏尾,而应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尽快打好制度“补丁”。如此,才能让更多的旅客获得性价比更高的人性化服务,也更有利于中国铁路的新常态发展。
(据《长沙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