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排头兵
2017-07-17 03:37:20
上接第一版)孩子想妈妈了,她就把孩子带到桑园村并安置到办公室。她入户去工作,只有工作结束后才能抽出时间陪孩子;她想孩子了,就在忙完一天的工作后,在晚上十一二点赶回家看一眼早已熟睡的孩子;儿子本该按时打疫苗,但是她因为工作忙,硬生生拖了半年……即便如此,她还是坚定地说:“如果再给我一次选择机会,我还是会选择来桑园驻村。”
让她做出如此坚定回答的,是改变桑园贫困落后面貌的决心和村子如涅槃重生般的变化。“刚来的时候,村里只有30多名留守老人,在村委会工作的只有村党支部书记和会计两个人,村里看不到一点儿活力。”刘伟说,这样的现实给她留下了刻骨铭心的印象。
从那以后,她一边巩固和扩大党支部的活动阵地、恢复和重建党的组织生活,一边因人因户施策,开展精准扶贫。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帮助下,桑园小镇建成开园。昔日贫困户的房屋变成了独具特色的民宿,从前老百姓家里不值几个钱的农副产品成了抢手货,就连采摘桑葚也“摇身一变”成了果桑采摘节,为贫困村带来了可观的收入。截至目前,来桑园观光游玩的游客已突破70万人次,营业收入超700万元,解决就业岗位200余个,其中贫困户60余人。桑园从昔日贫穷破败的小村落变成了远近闻名的旅游明星村。
像刘伟这样舍小家为大家,助力脱贫攻坚的第一书记还有许多。他们无私奉献,在精准识别、转移就业、产业扶贫、易地搬迁等方面做出了卓有成效的贡献。截至目前,已帮助实施帮扶项目382个,争取各类帮扶资金8798.8万元;帮助改善提升村基础设施和村容村貌有关事项166项;新增村集体收入181万元;帮助成立各类专业合作社54个;帮助749户贫困户开辟了增收项目。全市共有39个第一书记派驻贫困村摘帽,第一书记已成为我市脱贫攻坚的主力军。
敢担当、重惠民,为群众办各种实事1063件(次)
“老百姓很实在,只要你是真心为他们好,他们就把你当自己人对待。”淇县黄洞乡石老公村第一书记裴林柱说。
在村民庞长青眼中,裴林柱不仅是“自己人”,更是打井人。庞长青是石老公村下辖自然村马坡村人。马坡村地势较高、干旱少雨,粮食每年只能收一茬、吃水只有一眼山泉,每逢旱季泉水干涸,他们只能到一公里外的石老公自然村挑水吃。但马坡村常住的10多户村民多是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挑不动水,吃水经常靠“借”。看到群众的困难,裴林柱想方设法筹集资金为村里打井。打了120米,没水,再筹资金接着打;打到140米,出水了但水量太小,无法满足需要,资金也告罄。关键时刻,第一书记带领大家自发集资继续打井到160米深,井水终于汩汩溢出。那一刻,村民们喜不自胜。
打机井、配水泵、建饮水工程;修步道、拓宽道路、建广场、建通信塔;引导村民种植油葵、开农家乐,打造写生基地等等,在裴林柱的努力下,一件件好事、实事让老百姓的生活好起来、收入多起来。为了给老百姓办实事,裴林柱不在乎自己59岁的年龄,忘记了副处级的行政级别,处处赔笑脸、拉资金、跑项目,一趟不行就两趟、三趟、十趟……
正如裴林柱那样,广大第一书记把为老百姓办惠民实事放在了突出位置。
据不完全统计,我市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工作开展以来,第一书记共为群众办各种实事1063件(次);帮助解决困难户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967件(次);个人资助群众136户,合计现金38350元;组织举办各类群众性文体活动608次,困难群众生活环境有了显著变化,精神面貌得到明显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