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B02版: 日报02版
          

抢位置拼速度才有好新闻

□本报记者 解静怡

今年7月28日,电影《爸爸的木房子》在山城区开拍。作为首部来鹤拍摄的院线电影,主演朱丹、杜雨露受到了市民的广泛关注,我对该片的拍摄进行了全程跟踪采访,过了一把娱记”瘾。

7月26日中午,我接到消息影片主演将于当晚抵达山城区的入住酒店,届时将举行影迷见面会。下午3时,我早早地来到演员要入住的酒店,与影迷们一起等待。4个小时后,接到片方消息,影迷见面会取消了。没有了官方的见面会,如何采访到主演、拍到好角度的照片?看着周围越聚越多的人群,我想一定要抢个好位置。我跑到大厅外演员车辆的停靠处,找到最佳角度。

晚上7时30分左右,主演朱丹等抵达酒店,片方表示由于演员状态不佳,暂时不允许拍照。我迅速关闭了闪光灯,抓拍到了主演们下车、为影迷签名等关键环节的照片,为“掌尚鹤壁”等新媒体传回了第一手资料。

又等待了近两个小时,主演们下楼就餐。此时我利用演员从酒店大厅走到餐厅的机会,边走边访,分别掌握了主演们的采访资料和照片,用手机传给了后方新媒体的同事,消息发布当晚就收到大量回帖。

记者感言:虽然照片光鲜,镜头背后却付出了很多努力。也正因为报社全媒体的融合发展,读者才在第一时间了解到了身边发生的精彩故事。我市的文化产业发展十分迅速,第二部院线影片也已开拍,相信鹤壁的影响会越来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