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好一个记录者
2015-11-09 01:29:22
□本报记者 岳婷婷
记者通过笔和镜头记录人间百态。最近一年,采访了不少鹤壁好人,在他们身上,浓缩着更多人生故事。每每回想起来,都感觉他们就在身边。
说起程相文、张慧,也许读者已不再陌生。通过采访,和他们从陌生人变成朋友,从他们身上,感觉到人生干好一件事不容易。80岁的程相文为了玉米育种事业,甘愿50余年南繁北育。他经常说,我的活儿简单,就是种地,如果不尽心尽力,耕种时你的付出有多少,收获时都会显现出来。话虽质朴,但包含人生哲理。
还有张慧,比我大不了几岁的姐姐,工作13年,已是全国公安机关爱民模范、全国先进工作者,工作非常有方法。在小帅哥犇犇眼里(张慧的儿子),她是一个不能常常陪伴自己的好妈妈。和妈妈吃饭要预约,妈妈还极有可能爽约,但妈妈会熬夜给他包饺子,忍着瞌睡给她录有声故事。
跟这些采访对象比较起来,记者在寒冷的冬夜里去医院急诊室采访;发着高烧忍着头疼中午边赶稿子边啃烧饼充饥时,也觉得没那么难以克服。当女记者,若是带点儿矫情,少点儿激情,真的就干不好工作。
宋丽,是我采访的鹤壁好人之一。她结婚后不久丈夫出了车祸,一天内医生下了3次病危通知书,在她的悉心照顾下,丈夫9个月后能说话了,7年后能站立行走了。她靠去物业公司打工补贴家用。采访时,回忆往事,触动泪点,宋丽忍不住哭起来。当时觉得,除了真实记录他们的故事,陪着掉泪及安慰,能做的很有限。但后来,宋丽打电话向我表示感谢,有关部门看到报道后,给她家送来了慰问金,有好心人送来了慰问品,跟她分享人生经历,让她感觉生活充满爱与希望。这时,连带我的心里也是甜甜的。
因为有主流媒体当靠山,我们用手中的笔,记录了很多人的人生,也让一些人的生活变得更好。在这些收获面前,我觉得,所有付出都值得。因为我是时代的记录者。